说起于海江,他可是林东镇十里八村有名的脱贫户,人们提起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茶余饭后的故事里没有“花边”也没有诋毁,有的则是一份血气方刚的脱贫攻坚“正能量”,他用自己的顽强勤奋态度对生活做出令人叹服的诠释,也正因他这种不屈不挠直面艰辛的精神被当地人称为“无腿硬汉”……
秋天午后的白音高洛村,微凉的风夹带着庄稼收获的香气,家家户户门前堆满了收回来的粮食,顺着村里的小路向北走去,一间平常的院落便是于海江的家。
秋收不理屋舍乱,虽然他家里的园子有些凌乱,但走进屋子里却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几十平的房间收拾的还很干净,见到我们,于海江的母亲便迎接大伙从厨房向里屋走,老人因为聋哑所以只是用肢体语言与我们对话,到屋里,映入眼帘的是墙上贴满各种年画,干净的老式挂镜衬的屋子显得格外大,炕上几堆儿笤帚苗,于海江在炕上“坐”着(其实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残疾人,没法分辨他的那姿势是坐着还是站着),手上正目不转睛的忙着绑活,见到来了人,一边把手里的活收尾一边招呼着:“来来,往里坐。”
村干部替我们说清来意,于海江热情向我们点头,黝黑的脸庞嵌着一双有神且坚毅眼睛,粗壮的胳膊伸着粗糙的手叫我们不要嫌弃随便坐。
虽然我们只是入户走访,但不免要敞开心扉谈谈以前的故事,对于平常家庭还好说,但面对于海江的实际情况我们还是不免有些尴尬,就在我们为难之时,于海江却淡然的说:“没啥,有啥想问的尽管说,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没啥不敢面对的。”听到他这样说,着实让人觉他是个“狠”人。
“年,那年我正在外地打工,亲戚打电话告诉我老家竟然发生了地震,于是就匆匆忙忙往回赶,可是中途却遭遇了车祸,让我失去双腿。我记得我醒来时,医院里,手还能动,可双腿如铅、没有知觉。医生的诊断说,要活下来只能截肢……”
车祸如虎,毁灭希望。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被这场飞来横祸击中,摇摇欲坠,肢体上的残疾已经让人唏嘘不已,但命运似乎总是让人“祸不单行”,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因忍受不了如此变故狠心离家,留下年幼的孩子、聋哑的母亲、年迈的父亲加上一个残疾的自己……沉重的事实像一个可怕深渊在凝望着于海江,未来该何去何从?逃离、死亡、颓废这些念头在于海江的脑海里不曾一次的出现过,可是一听到儿子喊爸爸的声音,还有年迈老父叮咛的话语,就像针扎一样刺痛他的心,最后他还是下定决心走出阴霾,为了父母和孩子好好活着。
“死了多痛快,到我这种地步多少人恨不得一了百了,但是咱作为男人,不可以这么不负责任,我上有老下有小的怎么能这么自私?”朴素的话语却饱含着一个农村汉子的担当,看厚重的肩膀衬托着他坚定的神态,让我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叫人肃然起敬。
面对身体残疾和生活的艰难,他不屈不挠,在困苦的生活里直面挑战,大概一年后,于海江余留两寸多的腿基本痊愈了,没了腿,就用手,他自制了一个长宽合适的木板托在腿的底部,用手撑起板凳替代了脚,行走时很像是在划旱船,从此他便走上了漫长而崎岖的人生“路”,真的走得好苦。
窗外刮着秋日里干咧咧的风,于海江和我们唠着家常,谈到几年前,脱贫攻坚正在村全面铺开,不少人享受到低保和其他政策优惠,于海江也被列为贫困户,但让人出人意料的是,于海江拒绝了。他说,没人愿意当贫困户,我要靠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理直气壮地自己走下去。村里知道于海江要强的性子,在年正式将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多次入户为他家落实A类低保、残疾人补贴、资产收益等政策。
于海江自己承包了亩地,一半种了玉米,另一半种的是笤帚苗子。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位“无腿硬汉”究竟怎样耕田,如何进行田间管理,从一个赤贫户到富裕户的?于海江说:“我虽然比别人少两条腿,但我不想过得比别人差,既然活着,就想活得精彩点儿。”
那些年,在于海江康复后为了维持生计他必须开始种地干活,热心的乡亲帮助他家种上地,可庄稼出苗后的薅草和间苗就是他的事了。记得那时是6月份,艳阳高照,暑气弥漫,当母亲第一次用毛驴车把他拉到地头“卸”下来,于海江看着地里的杂草哭了,现实多么残酷!薅草对普通人轻而易举,而对于海江却难比登天。他咬紧牙关,靠双手撑着木板,挪动着薅完了一条垄,身后留下的是木板拖地的深沟和残存的腿部磨出的血迹。左邻右舍看不下去了,扔下自家地里的活,帮助他把杂草除尽。可是,靠别人助力终归不能长久,生活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翻地、播种、薅草、收割仅靠一双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年他四处借钱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把需要用脚的功能全部改为用手操作。当他把拖拉机开到地里时,乡亲们跟在后面,他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饶有兴趣地想见识一下没有腿的于海江怎可开拖拉机。
他用手按下油门,拖拉机“突突突”冒出白烟,另一只手把方向打直,挂在拖拉机后头的翻转犁开始作业了,田野翻成一条条垄,一片欢呼声骤然响起,人们的钦佩和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于海江无疑是最好的示范,他终于找到了生活的入口。接着,在农用机械的使用上,他不断攻坚克难,从播种机到收割机、从三轮子到四轮子,就连绑笤帚的机器他也改装成手用的。能自如地操作机械了,于海江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
一年春夏秋三季,他没有一天停下来,冬天应该“猫冬”了,可他却开始绑起了笤帚。
绑笤帚是一个手艺活是巴林左旗最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工艺要求并不高,绑扎的技术要求手脚并用,可对他来说,他只有手和脑,怎么办?于是他便研究着把用脚的工艺改为用手,思维灵活的于海江,绑出来的笤帚平添了艺术品味,既美观又实用。为了多卖几个钱,他自己到市场摆地摊销售。寒风刺骨,在路边一卖就是几个小时,用他的话说一切为了生计。
他失去双腿那年27岁,而他走出人生的沼泽又用了7年。如今,1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扶贫政策的加持,他家每年净收入稳定在5万元左右。每年开学最闹心的是交不上学费,即便是这样,于海江还是义无反顾供儿子上学,儿子从中获得了发奋读书的动力,并成功走进了高等学府。母亲尽管聋哑,可眼睛看得真切,每次看着儿子于海江拄着板凳进进出出,母亲抑不住流泪。父亲年迈多病,于海江经常开着三医院。27年来,他坚持着每月拿出多元给父母亲买药。
于海江是在大家的注视下,成长为硬汉,最后稳稳地“站”了起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他从种3亩地到现在承包种植多亩地;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一处砖瓦房子一处院,院里大小拖拉机5台。他说,种地的时候,好弄的都自己完成,不能完成的就换个工。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让大家闹个乐呵。
于海江靠着手撑板凳行走27年,手掌磨坏了10多条板凳,走路、修机械,他的一双手摊开后茧子有铜钱那么厚。从中,他感受到了打拼创业带给他的尊严和满足感。“人家喊我老于,有时还喊我于老板。现在的我很自豪,腰杆都直起来了,虽然没了腿,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站着。”于海江很淡然的说到。
“有一句话叫做忘我。你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哪还有痛苦?外面的人看你觉得好像你很痛苦,很焦虑。可实际上,我是幸福的。”这话像土地一样朴实,说出他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自信。没了双腿,于海江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能不能换双假肢?”
我们本以为这是个很不错的建议,却被他微笑着婉拒了。他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靠板凳走路,换一种方式还得适应。看着那对板凳,扶手已经被他的手掌打磨得圆润光滑,像一件艺术品。
每一个生命有注定存在的理由,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于海江一直在“站”立行走,用他的方式不断校正着人生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