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巴林左旗以改革精神、务实举措、过硬作风,统筹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着力破解了一批民政供给侧服务难题,拓展社会救助渠道,奋力开创了基层民政工作新局面,极大地提升了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获得感。
(一)首创低保精准认定新模式。首创了“以算为主、以评为辅、以核为准”的低保认定新办法,在劳动力系数、认定流程、核算评估、审核审批、差异化政策等方面建立10项标准,一举实现了低保认定从主观到客观、从繁杂到简便的转变,打造了最低生活保障认定和管理的“巴林左旗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工作,实施社会救助无纸化审核审批,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为“键对键”服务,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干部称颂的多维效果。年,这项改革举措荣获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先后被中国社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广。
(二)创建低保认定标准新体系。创造性地将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引入低保认定中,精心编制《审核审批标准化操作手册》、《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汇编》,科学制定了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动态管理四类12项具体办事程序,增加了8项标准化告知文书。年6月,巴林左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和管理,成功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华社报道称这在全国还是首家,打造低保认定和管理工作的“巴林左旗标准”。
(三)探索助力脱贫攻坚新举措。多层次、全方位聚合救助衔接资源,开创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优抚保障、兜底养老“七位一体”的立体式兜底脱贫新举措,并普遍建立起了低保户与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低保户变股东”,确保了低保户在产业链条上长期稳定受益。截止年底,纳入低保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比年底同比增长68.4%。
(四)闯出特困供养新路子。成功引入“契约化”管理理念,明确旗、乡、村、供养机构、护理人员、特困供养对象权利、义务、责任,和民政部门的指导管理责任;创新形成了“一个主轴”和“一个副轴”的“契约化”管理服务模式。引入三甲医疗机构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建立了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抓一个镇为“医养结合”试点,明确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机构资质、服务对象等事项,提高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丰富“契约”内容。被赤峰市民政局确定为年社会救助工作试点。
(五)开辟政府购买新途径。率先探索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通过公开招聘名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全面实现了全旗民政服务无死角,全覆盖。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参与特困供养对象自理能力评估,为特困人员提供“评估专业化”、“指标明细化”、“上门人性化”的自理能力评估、心理辅导、健康咨询和追踪问效等“一对一”的服务,为全市乃至全区成功摸索出了一条新时代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路径。
来源:巴林左旗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海尔汉、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