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市脱贫攻坚工作过去做得怎么样今后接着

                            

10月15日,赤峰市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闻发布会,市扶贫办、农牧局、教育局、卫健委、住建局、水利局就相关内容进行了发布。以下为发布实录: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通报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赤峰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冯树鑫

(年10月15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赤峰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一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有关情况。

一、全市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赤峰是内蒙古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旗县区中有8个国贫县、2个区贫县,是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战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市脱贫攻坚与全国、全区同步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一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人口从年底的46.8万人减少到年底的人,贫困发生率由12.12%降至0.28%,8个国贫旗县、2个区贫县和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二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和就业扶贫支持,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幅38.64%。三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全部完成改造,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任务全部完成。四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各地区培育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年全市脱贫攻坚推进情况

今年既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成果的验收之年。年初以来,我们有效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落实既定措施,高质量完成好脱贫任务。对于名未脱贫人口,我市坚持“一户一案”“一户一策”,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强化产业就业帮扶,确实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实现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没有劳动力的,统筹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确保收入水平达到现行脱贫标准。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好“三保障”问题。同时,持续抓好整改提升,确保脱贫成成果经得起检验。

在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中,圆满完成了8个国贫旗县、个嘎查村、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普查工作任务。从普查结果看,所有贫困人口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年内将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二)立足长远发展,切实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我市还有边缘易致贫户人、脱贫不稳定户人,针对这部分人口,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并给与防贫保障基金支持。一是持续推广“三带一减”的赤峰产业扶贫模式,发挥特色产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减贫带贫成效。二是加大就业扶贫力度。面对疫情影响,开展2次贫困劳动力务工意愿摸排,多措并举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难题。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人,比去年增加人,超额完成“今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不少于去年”的就业扶贫目标任务。三是创新开展消费扶贫。组织搭建了农畜产品输出平台—内蒙古赤峰农品公司,集中打造“赤峰牛羊肉、赤峰杂粮、赤峰果蔬”三大消费扶贫品牌,敖汉小米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整合8个国贫旗县农畜产品溯源体系搭建赤峰市可追溯平台。建设京东?赤峰直供农场,设立赤峰农品存储配送中心、扶贫产品集采及爱心消费体验中心,与京东云计算、北京双创中心达成协议,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赤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全方位拓宽了销售渠道。

(三)坚持合力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良好社会氛围。我市作为京蒙对口帮扶的主要受援地区之一,得到了北京市全方位的帮扶和支持。今年,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带着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谊,亲自率队奔赴我市,访贫问苦,调研座谈,为我们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利用北京市、区两级京蒙扶贫协作资金5.57亿元,实施项目个。引入的28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并新增投资5.6亿元;新增引进企业3家,新增投资1.89亿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年进京和到其他地区就业分别为人和人,比去年增加人和人;通过公益岗位、扶贫车间、北京引进企业等实现新增就地就近就业人。年,各中直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根据帮扶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大争取落实帮扶项目资金力度,共落实帮扶项目48个,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同时,我市还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激励企业争当精准扶贫的践行者,带头致富的引领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在“万企帮万村”活动中,共有个企业帮扶个贫困村,受帮扶贫困户达户人。坚持市级领导包联督导10个贫困旗县区,派驻贫困旗县脱贫攻坚推进组,常驻贫困旗县跟踪督导,全市支驻村工作队,名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四)注重扶贫扶志,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补齐农村牧区“精神短板”,有效提升乡风文明。一方面,实施“孝扶共助”工程,开办新时代农牧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十二讲”,开展“三认三记”等活动,培养贫困群众感恩奋进的意识。另一方面,注重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减少直接发钱发物的简单方式,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探索实施贫困户积分管理模式,建设爱心超市,使贫困群众从“等靠要”到“要脱贫”。

(五)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抓好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在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方面先行先试。去年5月获批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后,经过一年多的稳步推进,投入各级资金1.1亿元,实施试验试点项目21个,其中,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综合信用体系建设、防贫保障基金和产业联合发展等一批改革试点项目改革成效明显。今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评估组开展第三方评估,对我市改革试验工作高度认可。

围绕脱贫攻坚结束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这一前瞻性问题,我们开展了城乡统筹相对贫困试点识别摸底工作。创新探索农村牧区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形成了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评价为主和村民广泛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和“守信光荣”的社会风气。探索扶贫队伍建设新机制,实行“乡编村用”,调剂事业编制个,实现全市个嘎查村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嘎查村“两委”、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人员选择面窄,变动频繁,后继乏人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做好动态监测防止返贫。继续把握好识别标准,确保“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两类监测人群“及时发现、及时帮扶”。

二是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城乡统筹相对贫困预警识别机制和解决路径,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个试验课题10个具体试验项目。注重对各试验项目提炼具有实践意义的新做法、新经验,探索形成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从超常举措向常态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实现思想、政策、工作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为贫困地区步入全面小康后实现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工作。根据市委政府脱贫攻坚总体安排,我们制定市级层面脱贫攻坚总结实施方案,重点从脱贫攻坚理论、脱贫攻坚成就、脱贫攻坚案例三个方面和市、县两个层面开展总结。配合宣传部门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就脱贫攻坚成就、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浓厚氛围,力争出典型、推精品,打造我市脱贫攻坚形象。

另外,10月17日下午,我们将在新城玉龙广场开展“万企同行,亿人参与;感恩奋进,决战决胜”扶贫日活动,策划了精彩的演出节目,展销物美价廉的扶贫产品,医院的现场义诊、惠而不费的青心盒子等等。在此,诚邀广大市民朋友们参与互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鼓一把劲儿、再添一把火!

一直以来,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给予了扶贫工作大力的关心和厚爱,倾注很多心血和汗水,为脱贫攻坚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推介,我再次代表全市扶贫战线干部对各级新闻媒体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共同为赤峰市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谢谢大家!

市农牧局发布词

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焦桂林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经过坚持不懈的强力推进,全市农牧业扶贫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带动13.5万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一、编制《赤峰市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赤峰市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确定了肉牛、肉羊、生猪、甜菜、蔬菜、杂粮、中药材等扶贫主导产业。围绕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增三优”、“四化联动”工程,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推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稳定增收,奠定了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坚实基础。

二、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3.6元,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万个,覆盖嘎查村个,实现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覆盖。

三、发挥规模效应,建设扶贫园区。从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按照布局集中、资源集聚、规模集约的原则,大力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园区,搭建起扶贫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的产业扶贫框架,有效破解了产业规模小、效益低、辐射带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的瓶颈。全市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带贫减贫示范作用强的扶贫产业园区个,带动贫困人口18.8万人。

四、培育壮大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外引进和自主培育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企农(牧)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近家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带动贫困人口34万人次。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聘任农技人员、乡土专家、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产业发展指导员,开展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帮助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达到人,其中,有专业知识背景人员占比达到83.8%,累计指导贫困户20.5万户次。

市教育局发布词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东辉

脱贫攻坚以来,市教育局切实担负起“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责任,推动我市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全部实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控辍保学目标。坚持依法控辍,落实“双线控辍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多部门联控联保机制,夯实三级控辍保学责任,一手抓“控辍”,一手抓“保学”,让辍学生“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失学辍学。同时,对残疾儿童实行“一生一案”教育帮扶,采取“特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保障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是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大力提升办学条件,近年来,投入50.29亿元,实施了“全面改薄”、“办学条件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中心城区补短板”等工程,使农村牧区学校、城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国培”及“区培”7.7万人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人次,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目前53.4万名师生使用“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总量达.5万个,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所有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三是实现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两补一计划”,高中阶段实施“两免一奖一助一补”,高等教育实施“入学资助+助学贷款”,学前教育实施“蒙古语授课免费教育+减免保教费”,—年,各学段共资助.9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0.42亿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2万人次,发放资金2.79亿元。

市卫健委发布词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郝亚杰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事关贫困人口健康权益,事关脱贫攻坚成败,事关健康赤峰建设进程。市卫健委作为牵头部门,从构建政策体系、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和开展分类救治工作入手,履责尽职、攻坚克难,取得了健康扶贫工作阶段性胜利。

一是构建了完备的健康扶贫政策体系。通过充分调研,在落实好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出台《关于规范和改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组织落实,对贫困人口就医进行分类管理,给予合理保障,达到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的目标。

二是实现了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共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设备台件、新改扩建基础设施48处、招聘医务人员人,实现个苏木乡镇、个行政嘎查村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三是完成了贫困患者分类救治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共发现30种应集中救治大病人,已做到应治尽治;累计签约贫困人口人,其中慢病贫困患者签约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四种重点慢性病共签约人,已做到应签尽签和应访尽访,确保患者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市住建局发布词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市住房事务中心主任南振祥

在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我局主要负责全市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人员的危房改造工作。多年来,在全市住建系统及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全部完成了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

一是以完成“年度任务”作为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的做好“危房减量”工作。全市自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从年开始,至年结束,完成危改总任务23.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5万户。累计获得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30.8亿元。

年,全市动态新增“四类人员”危房存量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到6月底,已全部完成改造。

二是以落实“危改规范”作为工作准则,坚定不移的抓好“质量安全”工作。自治区住建厅制定下发了《脱贫攻坚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管理规范》,住建系统以此为抓手,将《规范》下发到各旗县区住建局和各苏木乡镇用以指导工作。在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督导各地落实《规范》,组织相关部门巡回检查,落实责任人,指导和监管危房改造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切实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质量有保证,进度有保障。

三是以谋求“群众满意”作为工作主旨,坚持不懈的落实好“动态监管”工作。今年6月4日,国家住建部、扶贫办部署开展手机APP核验工作,通过入户定位、照片取证、信息比对等方式,核验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情况。截至6月底,我局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11.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核验工作。为夯实工作成果,我局持续督导各旗县区建立农牧户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及时与扶贫部门对接,了解掌握贫困人口动态情况,第一时间解决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

市水利局发布词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广会

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不愁吃”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全市水利系统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市委、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推进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为全市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饮水安全保障。

—年,累计完成资金.84万元,新建改扩建工程近处,受益农牧民人口56.8万人,其中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万人。累计安装单户式水处理设备11.6万台(套),其中贫困户安装2.05万台(套);涉及人口36.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6万人。同时累计争取中央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4万元,用于现有集中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补助。

经过艰苦努力,按照现行标准,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但由于我市水资源禀赋不足、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等基础条件的制约,我市农村牧区供水整体水平还不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我们仍不敢有丝毫懈怠,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解决薄弱环节,以踏踏实实的作风,围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转变工作思路,以强化工程管护为工作重点,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饮水安全保障,确保农牧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使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在记者提问环节,媒体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焦桂林,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广会,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冯树鑫分别予以解答:

问题一: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如何通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焦桂林:抓好农牧业产业发展是带动农牧民稳定脱贫最有效的方式。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关键举措,积极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农牧民依靠产业增收致富。

一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肉牛、设施农业、优质饲草料三个农牧业主导产业,打造肉牛、蔬菜、优质牧草产业核心区和优势区。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好羊、猪、禽、驴、中药材、笤帚苗、食用菌、甜菜、杂粮杂豆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全市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打造产业融合载体,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牧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给农牧民。

三是打造农牧业品牌体系。积极贯彻落实《赤峰市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形成全域区域公用品牌、单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支撑的品牌格局,提升农牧业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是密切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优化农企、农社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农民吸附在产业链上,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带脱贫、促增收的作用,让更多农牧民特别是贫困户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问题二:请问接下来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还有哪些薄弱环节?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广会:正如刚才我在发言中讲到的,按照现行标准,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但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的限制,我市还存在着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整体水平还不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工程依靠群众自主管理,工程缺乏足够的维修养护费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四不摘”要求,下大力气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针对性举措: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旗县区为单元,统筹考虑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口变化等因素,对水源条件、供水规模等进行充分论证,进一步优化农村牧区供水格局,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完善工程体系建设,即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大型供水工程管网延伸等规模化工程建设,基础薄弱的地区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条件一般的地区对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及时补工程短板,提升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认真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有关要求,推进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取水许可办理、畅通群众举报通道、强化监管等各项工作,加强监测排查,采取精准措施,防止问题反弹,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供水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能够长期稳定解决。

三是继续加强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一起努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鼓励各地区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牧区供水的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进行探索和试点。

问题三:刚才冯主任介绍了,赤峰市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在决胜脱贫攻坚以后,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依然很重。那么我们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冯树鑫: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

国家的基本思路是在脱贫攻坚结束后设立为期5年的过渡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分类推进扶贫工作,中西部地区以巩固脱贫成果为主。我市将按照这个思路做好相关工作。

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以提升能力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为主,继续分类推进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工作,使其通过劳动增收致富。一是推广“三带一减”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继续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帮助脱贫贫困发展壮大产业。探索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产业扶贫保险和农畜产品价格保险等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的能力;二是建立以培训和就业为导向的稳定脱贫机制,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合理建设扶贫车间,引导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结合实际开发农村牧区公益岗位,通过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三是打造消费扶贫品牌,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做好扶贫产品基地建设,完善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提升赤峰扶贫公益品牌价值,通过各电商、微商和直播平台,结合京蒙对口帮扶,做好扶贫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工作,实现扶贫产品优质优价,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对无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主要通过不断完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民生综合性保障措施解决。因病确定合理的治疗路径或赔付参考标准,结合实际确定巩固期脱贫人口的报销比例,使健康扶贫政策更加公平和可持续;探索通过设立贫困学生教育基金和完善贫困学生奖学金和延长助学贷款无息年限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政策。增加对农村牧区养老体系政策支持,赤峰市结合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林西县创新开展了农村牧区互助融合养老模式探索,通过综合利用现有的农村互助院、租赁改造废弃学校厂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将农村老龄人口集中安置实现互助养老,有效巩固老年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果。

对支出型为主的脱贫人口,继续通过财政保障性措施解决。全市7成以上的脱贫人口是低保群体和因病因残致贫群体,这部分群体的生活支出和医疗支出主要依靠财政兜底保障,政策依懒性强,攻坚期结束后,对这部分群体的财政兜底保障扶贫民生政策要留有充分的缓冲期。

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方面。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扶贫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我们仍旧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做好衔接,确保脱贫人口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

一是做好政策过渡衔接。建立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过渡机制,将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产,有序过渡到乡村振兴中,作为实现区域产业兴旺的发展基础;以乡村振兴有效治理为切入点,构建综合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程,我们已经在宁城县和巴林左旗开展了试点工作,建立了以诚信体系、道德体系和乡风文明为主的综合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信用等级落实嘉奖礼遇和惩戒制度,形成“守信光荣”的社会

二是做好财力保障过渡衔接。国家在攻坚期内的扶贫资金投入保障政策继续保留,仍旧有较多的扶贫资金投入。另外,攻坚期内有大量的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收益金,全市共有亿元的扶贫资金形成了资产,每年将产生大量的资产收益金,这些资金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用于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做好人才队伍过渡衔接。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基层扶贫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市委组织部牵头连续两年通过“乡招村用”的方式,统筹划转、调剂事业编制个,实现每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另外,前段时间我们还印发了《扶贫改革试验区扶贫公益岗位试点实施方案》(赤扶组办发〔〕57号),探索开发全面脱贫、衔接乡村振兴和三农三牧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岗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

原标题:《赤峰市脱贫攻坚工作过去做得怎么样?今后接着怎么干?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