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中京,金中都,元大都

北京较好的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大家好,我是黄秀美,现在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辽金都城。

辽上京作为辽开国首都,建城于辽太祖神册三年(公元年),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京都建制多与中原不同而具民族特色。

通过考古勘察和发掘得知,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旁的辽上京遗址,共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曰皇城,南曰汉城。

汉城为工匠和平民的居住区。城方形土筑,周长约6公里,墙低且窄,无马面、瓮城。除四壁有门址、城内尚有佛寺址三处外,其余建筑无存。

皇城,是契丹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城近方形,版筑,周长6.3公里,城墙附马面设敌楼,四面各开一门,门外有简单的瓮城,瓮城与城门间有护城河、堤。整个皇城可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即大内,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周有围墙,是上京的宫殿区,从内城正南门承天门而北有开皇、安德、五变诸殿,又有后宫和其他宫殿遗址数处。外城占据整个皇城的南部,分布着官署、寺、庙、作坊等。外城有井字形街道,街宽14^-20米,路面铺碎石方砖。

辽中京遗址在内蒙古宁城县,全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个部分。

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5.4公里.城墙无马面设施,但四角有角楼。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正门为南面的朱夏门,有5个门洞。

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偏北,平面呈“回”字形,周长7公里,城墙上以95米的间距设马面,南墙的阳德门南对外城朱夏门,为内城之正门。内城有南北纵街3条,宽者40米,窄者15米,直通皇城南壁3门。

皇城在内城的正中偏北,东、西、南三面城墙整个套入内城,北墙即内城北墙之正中部分。皇城平面方形,1公里见方。内有大型宫殿遗址3处,并有8米宽纵向道路3条分别通达。

勘察发掘表明,中京城内共有南北街道7条,东西向横街5条。街面窄者4米,宽者15米,其中朱夏门经阳德门至皇城南门见闻门的中轴大道宽达64米,路面弧形,西侧有石板及木料铺盖的水沟,外城的南部地区为坊市所在,坊市皆于道路两侧对称布置,井然有序,在外城中轴大道之西20米处发现有居民市集之所的廊舍遗址,除此而外,外城也有官署及寺庙遗址多处。

辽中京建成于宋辽遭渊之盟之后的辽统和二十五年(公元年),是宋廷提供的资财及燕云的工匠营建的。与建于辽初的上京相比,它更多地模仿了中原都城北宋东京城的建制。金朝建国伊始,曾以今黑龙江阿城为其国都(后称为金上都)。灭辽以后,为了加强对整个北中国的统治,金天德三年(公元年)开始在辽南京(今北京市)的基础上扩建营葺。次年自上京迁于此,贞元元年(公元年)改燕京为中都府,是为金中都。

金中都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呈长方形,周长约17公里。四面辟城门12座。从南墙正中的丰宜门往北至通玄门,为南北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内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偏西南,周长4.5公里,四面各开1门。内城又分两部分,北为宫城,南为皇城。在内城区内,发现有大安殿、仁政殿遗址和建于内城中轴线的九重宫殿基址。

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年)初立时,曾以其封地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北岸)为都,号上都。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和便于南侵,至元四年(公元7年)开始在辽金故城之东北处营建新城并迁都于此,是为大都。

元大都作为当时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格局宏大,规划整齐,大抵由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

元大都全城平面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周长28.6公里,夯筑城墙,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维木”(横木),墙顶部中心安了防雨排水的半圆形瓦管。大都的11座城门仍多为传统样式,但公元年城门被焚后加筑的城门.已改“过梁式”木构门洞为砖券门洞,并添设了灭火设备。为加强防卫,城墙上等距离地建有马面,城门外又建四角有巨大角楼的土墙瓮城。此外城周还绕以宽深的护城河。

皇城,俗称“阑马墙”,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墙基宽约3米。皇城的西北部是太子居住的兴圣宫,西南部是太后居住的隆福宫,东北部有御苑,中部偏西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西御苑,至此,面积广阔的苑囿被正式作为都城的一部分围于皇城之内。

宫城位于皇城的南部偏东,宫墙残宽达16米以上。在宫城内有以大明殿、延春阁为主的两组宫殿,位于全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其他殿堂建于轴线之两侧,构成左右对称的布局。元朝的主要宫殿多由前后两组宫殿组成,每组各有独立的院落。就每座殿而论,又分前后两部分,前朝会而后居住,中间用穿廊连为工字殿。这种殿堂布局基本为明清所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