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华夏文明史往往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农耕民族的战争,秦皇汉武时有匈奴、三国两晋时期有鲜卑、盛唐时期有突厥,强汉盛唐都没彻底打残北方游牧民族,到了孱弱的宋朝就更别说打残了,不被欺负就算好的了。这个时期盘踞北方的游牧民族按时间顺序依次登场的是辽、金、元,也就是契丹、女真、蒙古。今天先说第一个登场的契丹耶律氏,也就是《天龙八部》里面乔帮主当南院大王的国家—大辽。
辽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年复更名“大契丹”。年辽圣宗耶律隆绪迁都中京大定府。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大辽”。年被金朝所灭。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只有上京和开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为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上京作为辽之都城历经余年,至元代辽上京逐渐废弃,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较长的草原都城之一。
年3月4日,辽上京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东南郊,林东镇东南。
面积:辽上京遗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2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
布局:
辽上京宫城位于皇城的中部偏东,有东、南、西三个门,北边没有发现城门。
宫城内发现两组东向宫殿院落和一座建筑依轴线对称分布。辽上京皇城的东门为三门道格局的过洞式门址,宫城东门为殿堂式门址,与一号院落、二号院落,包括年发掘的一个大型建筑基址共同形成一组中轴线。这是当时辽上京城最为重要的中枢区域。
辽代东向中轴线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为单一轴线。从城门规模上来看,皇城东门为三门道,西门、北门均为单门道;宫城东门为殿堂式门址,南门、西门均为单门道过洞式门址。在东向的轴线上,道路很宽(40米以上),是南门外大街的2倍。东向轴线上有成组的大型建筑基址和院落,但是南门进来的轴线上是没有见到大型建筑基址的,所以我们认为辽上京不存在南向的轴线,且辽代东向中轴线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辽上京的中轴线
西山坡遗址的性质为佛寺塔基。这组建筑位于皇城的至高点,坐西朝东,居高临下,位置重要,规模庞大。通过考古发掘,确认这是一处辽代始建、一直沿用到金代的佛教寺院,而不是辽代早期宫殿区。
西山坡遗址(上西下东)
城墙:
上京城幅员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城,两城相连作“日”字形。皇城周长米。城墙夯打土筑,残高6-10米,宽12-16米,夯土层厚15-18厘米,断面呈梯形。
辽上京城墙遗址
皇城城墙
皇城城墙
城墙外侧筑有马面43个。四墙皆有城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现在3门遗址存有豁口,南门已不存。门外设瓮城,残高4-6米,城外有上京城幅员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护城河,河外有护堤。
在皇城四面城墙外侧均有马面,现存43个。每两座马面之间约相距米。两马面各距中心点55米,恰好在当时强弩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
辽上京皇城城墙剖面图
价值:
在唐代之后,中国南北出现了两种形式的都城类型。以北边的辽上京为代表的日字型的布局,对金代、元代、清代都城的营建产生了重要影响。都城的双城制,是北方少数民族为了统治大量的汉族人“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物化的一种表现。以北宋东京城为代表的“回”字形的布局,是汉族建立的帝国突出“皇权至上”思想的物化表象形式。
辽上京皇城中也有回字型布局(内为宫城),实际是中原皇权至上思想和北方民族因俗而治思想在城市布局上的完美结合。所以,辽上京的形制具有独特性,在中国的都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金代、元代和清代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都城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