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是否开化,城镇的兴起是重要标志。
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和拓荒垦殖地域的扩张,赤峰地区一批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一年成聚,三年成邑”。新的城镇随着农业垦殖扩大、人口逐渐增长、商贸服务业扩展与手工业兴起、近代工业的发展而产生,以赤峰市为中心的城市和集镇星罗棋布于赤峰大地上。
赤峰大地在蒙元时代以前的城镇,因明清之际征战不休,兵燹火焚,尽皆毁于战火,或因人口流失而渐趋荒废,只留下一个个废墟。近代随招垦和商贸而形成的城镇,如赤峰城和经棚,不过年,建城较晚的林东、林西、大板、乌丹、锦山,不过百年。天山、天义、新惠建城历时六七十年。毫无疑问,移民招垦造就了现代赤峰城镇的格局。
汉右北平郡的治所平刚(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成为汉匈争夺的战略要地。
赤峰地区城镇的出现当推至夏商时代,其中距今多年前的敖汉旗大甸子城址,春秋战国时期的宁城县甸子乡黑城遗址的外罗城,为燕国东北五郡之一的右北平郡治所平冈城址,汉朝时一度成为右北平郡治所。唐代在今林西西拉沐沦河北岸台地西樱桃沟设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南部设饶乐都督府,为唐代北方羁縻重镇。辽代赤峰地区为辽朝统治的中心城区,除首都上京临潢府、陪都中京大定府城外,仅州县城镇就有20余座。元朝时,在赤峰境内新建了应昌路鲁王城(位于今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和全宁路全宁城(今翁牛特旗乌丹附近),鲁王城一度成为北元都城。在元末明初,赤峰地区成为明朝和北元蒙古军队争锋的主战场,连年烽火,原有城镇多毁于战火,晓风吹拂、荒草绵连,残月朗照,断壁残垣,美丽城镇风光不再。
王爷局子,位于二西街原三中西侧,是翁牛特右旗王府驻赤峰办事机构。早在乾隆时期赤峰就已发展成为热北的商贸中心,又处在清廷通往东蒙古地区两条大驿道的十字交叉点,政务、军务和商务往来极为频繁。王爷局子,是翁牛特右旗王府为适应政务和商务的需要,按照王府的轨制在赤峰街区营建的派出机构。
农业的发展、汉族移民的迁入,使草原丝绸之路再度以旅蒙商形式开通,这促进了赤峰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自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就有汉族移民进入赤峰地区,蒙古王公贵族、札萨克招民垦荒,农耕区日益壮大,原来零散的农家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村落,一些位置优越的村落逐步扩大为人烟稠密的人流物流中心村镇。乌兰哈达(赤峰),在17世纪是翁牛特旗右翼郡王旗的游牧地,清康熙四十五年(年)和硕温格公主下嫁郡王仓津,带来陪嫁,与迁徙来的汉民和旅蒙商户聚居,形成红山嘴、东大屯、红庙子、哈达和硕等村民点。
温格公主陵平面图及陵前的一对石狮
那时候赤峰市区四面群山环峙,红山如屏;川谷开阔,水丰草茂;草甸葳蕤,湖沼朦胧。这里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雍正二年(年),关内大旱,清政府推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量关内灾民、商户涌入,隔水相望的村屯扩大形成了乌兰哈达集,官府遂建税务司署以管理之。移民垦殖规模日益扩大,旅蒙商贸活动更加繁荣。赤峰作为北京、天津、锦州、沈阳、张家口、多伦各商业中心与蒙古草原的连接点和物资集散地,“商民渐渐云集,地方日益兴盛”。“人文蔚起,庶民殷阜,商贾辐辏,肩摩毂击,檐牙相错,成一大都会”,赤峰形成九街三市雏形,人口有2.5万。清末民初是赤峰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它成为北京、天津、沈阳等大城市沟通蒙古草原的枢纽和商贸集散中心,人口达到四五万人,有作坊、店铺、货栈1余家,人烟稠密,房屋栉比,商店林立,货物山集,是北方四大贸易重镇之一,年中华民国工商部批准赤峰为自辟商埠区。
牲畜交易市场
地处赤峰市北部的克什克腾旗经棚镇,自乾隆年间为草原丝绸之路旅蒙商货物集散地,既有中央政府通向内外蒙古的官道,又有旅蒙商之中线商道,还有通向锡林郭勒额吉诺尔盐池的盐道。旅蒙商在经棚卸载分货,将中原的日用百货、粮食、茶叶等运往草原,又将蒙地的牲畜、畜产品(皮张、绒毛、乳酪等)、蘑菇、中草药材运至关内。经棚的活畜交易在当时规模很大。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巴林左旗林东镇、巴林右旗大板镇、林西县林西镇,都是中华民国时期移民放垦,为管理汉民事务建设治局又设置县治,起初搞旗县分治,后旗县合并而治形成的,林西县则是巴林析垦区而设置的县治,这些都是移民的成果。
拉盐的勒勒车队,赤峰是湖盐的重要销售地和集散地。
近年的移民放垦历程,使原本空旷的草原渐趋阡陌纵横,人烟渐稠,定居人口不断增加,形成了村落和市镇,汉人村落为开阔的蒙古草原增添了新的景色,终至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格局。
据统计,赤峰市共有村庄1.10万个,其中清代以前建村个,占2.2%;清代建村个,占73%;民国建村个,占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村个,占5.5%。苏木所在地集镇个,其中清代以前建成6个,清代建成个,民国建成50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12个,清代和民国时期建成村庄和集镇数量所占比重最大,反映了当时移民放垦的规模。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喀喇沁旗亲王府全貌
比如克什克腾旗汉民族村落数量随着蒙地放垦逐渐增加,清天聪年间有94个,雍正年间有个,嘉庆年间有个,道光年间有个,光绪年间有个,宣统年间有个,村庄数量随移民人口增加而增加。
乾隆年中期赤峰南部地区就建成了个村庄,九年后共建成了个村庄。
赤峰地区村庄地名亦可显露出移民现象,村庄命名有以自然地貌命名的,如红石砬、双山子、大洼、水泉等;有以移民占山开山户姓氏命名的,如三姓庄、张营子、王家湾、杨营子、戴家窝铺、吕家沟门等;有以当时放垦出荒编号和地段命名的,如三分地、五分地、头分地、杜家地、八地、九地、四号、八号等;有以商号命名的,如兴盛泉、德兴永、同兴号、永隆号、义城号等;有反映蒙汉杂居或蒙古族居住村庄的,如部落、胡角吐、很黑、乃林沟、巴彦白兴、大浩来图、哈巴其拉等;还有的村庄反映出在移民过程中发毛的蒙汉民纠葛,如毛山东、毛胡沁等(蒙语“毛”是坏的意思);有的是以当时林木采伐命名,如局子、木头沟门等;有的以手工业作坊命名,如老烧锅、糖坊、纸坊营子、毡铺、麻绳铺等。
林西县城的中央大街,曾经是对蒙重要贸易中心,商业发达。后来活力下降,图中行人并不多见。(来源:视觉中国)
汉族移民的村庄选址起初不太讲究,只在离自己的耕地不远,避风向阳、坐北朝南的地方建造简陋的房屋。扎根定居后,本家族、乡里乡亲毗邻开荒的移民户,便选择向阳山湾,顺山向、水向,在驿道官道边或围绕开山大户营建村庄,一般由大户财主、庄院掌柜、人物郡望或请风水先生堪舆指划,依序建房,形成村落,实力雄厚的村庄还建设用以防匪防盗防野兽的土围墙。村落之间的界限由官府划分或由各村头面人物相约划定,互不越边侵扰。有的家庭从开山占地到如今仍生活在村里,已生活了十几代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万漂泊流浪的难民在赤峰大地找到了生存的居所,犹如飘荡的孤舟在赤峰找到了系泊的码头。他们入乡随俗,努力与蒙古人融洽相处,很快就适应了蒙地新的生活。苦难与幸福交织,失望与希望缠绕,赤峰是移民生命的港湾。
摘选自《移民文化》(吕振山著)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