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解决城乡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城乡特困人员基本需求为目标,巴林左旗民政局提出“标准+契约”管理服务模式,制定特困供养人员核算、认定等一系列标准,实现特困供养人员身份认定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工作程序从复杂到简便,名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占比特困人员总数的30%,解决了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年5月,巴林左旗特困供养人员认定和管理体系在全国首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让特困人员、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得到周全的照护?如何让特困供养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更好的衔接?如何让贫困人口和特困人员共享民生福利?始终是巴林左旗民政局改革创新特困供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扶贫扶志”理念,宣传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聘用为特困供养护理员。家住乌兰达坝苏木的娜仁,是一位中年妇女,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身患疾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年幼都在读书,是村里公认的贫困户家庭,外出务工不现实,没有技能没有手艺的她只能靠单薄的劳动力养家糊口。年,通过养老护理员培训,娜仁被聘用为特困人员的护理员,负责照顾村里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年护理补贴收入3.7万元。娜仁激动地为当地政府和民政局送来锦旗,感谢党和政府让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来源,再也不是坐等政府的救济,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人。像娜仁这样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全旗有名贫困人口聘用为特困供养护理员,贫困家庭长期稳定就业、稳定脱贫,年人均增收元,契约护理变成了解决收入型贫困问题的“钥匙”。
初心激人清醒,使命催人奋进。年1月,《构建“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契约化发展》被民政部评定为年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也是全国唯一的特困供养创新实践案例,为全国行业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稿源:巴林左旗扶贫办
编辑:乌伊罕、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