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年前5万民工7年时间决战红山水库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yzhongg.com/xinwen/7142.html

红山水库位于赤峰境内翁牛特旗、敖汉旗、松山区三个旗县区的交界处,在辽河干流上游,老哈河中游,是辽河流域最大的水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库。

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地区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干流全长公里。

年,红山水库开始勘探设计。位置在老哈河中游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和敖汉旗古鲁板蒿乡交界处,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是国家当初在昭乌达盟兴建的三大工程之一。水库按千年一遇的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较核。总库容为25.6亿立方米。

红山水库一是为了防洪,保护下游11座城镇多万人口、40万公顷耕地和5条铁路干线,二是兴修水利,与下游平原水库联合运行,可灌溉农田15万公顷,养鱼水面近万公顷。

红山水库的工程是宏伟的,庞大的气势,处处使人感到惊奇。大河两岸,人山人海,战鼓震天。5万名劳动大军,波澜壮阔。开山劈岭的爆破声雷鸣不止,顿时烟雾飞腾,碎石滚滚;劳动竞赛的红旗在整个工地上迎风招展;纵横交错的各类电线像血管一样遍布工地;推土运石的简易铁轨犹如蛛网;汽车、胶车满载着砂石在工地上往返穿梭;一排排的工人宿舍成栋地建起;发电机、鼓风机、扩音机的吼声交织在一起,这里的一切让你感到自豪!

把红山水库工程的土方石方按一公尺高一公尺宽并列起来,比万里长城还要长。它的蓄水量比十三陵水库大24倍。

作为西辽河流域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红山水库有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和水电站组成。总工程量为万立方米,总用工万个,工程建设投资万元。

年10月,红山水库开工,大旗随处飘扬,呈现出一副蔚为壮观的新大禹治水图。

红山水库的建设,有昭乌达盟10个民兵团和哲里木盟7个民工团,以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电力部门多人参加了施工。昭乌达盟各旗县出工3万余人。哲理木盟有2万人。施工高峰期每天近5万人。

红山脚下红旗卷,千军万马战犹酣。年10月25日修建红山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当时一个名叫红秀的人挥笔赞美了红山水库工地的火热劳动场面:

“红山水库工地上白日里,到处是红旗招展,到处是劳动的歌声,到处是人的海洋。红山水库工地上,夜里到处是电灯的亮光,灯光星光连成一片,劳动人民在创造幸福的天堂。红山水库到处是机器隆隆,炮声轰轰,老哈河正在向我们投降”。

红山水库修建之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民工们在老哈河两岸支起帐篷,搭起条芭简易房屋,夏不遮雨,冬不御寒。民兵们天当被地当床,一把炒面是干粮。夏天昼顶烈日,夜受蚊虫叮咬,冬季饱受风雪严寒,手脚冻裂。条件的艰苦没有吓倒建设者们,他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铁手,坚持在工地多个日夜。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铎,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先后于年4月和10月来到工地,慰问建设者们。

民工立大志,六月拦山洪,蛟龙锁山下,碧水连晴空。

赤峰地区10个民兵团在工程指挥部的率领下,日夜奋战在红山水库工地上。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修筑红山水库、让沙漠出平湖的历史乐章。

阿鲁科尔沁旗是整个战役的尖兵,他们在红山的前部按工程设计需要在这里打开缺口,搬去15.7万立方石头形成溢洪道。

敖汉旗民工承担着输水洞的任务,他们要从红山的山体中心钻进去,打开一条东西长达多公尺的孔道。在敖汉旗指挥部的工棚里,农民用这样的词语写着决心书:双手搬倒红山头,喝令老河水倒流,建设红山发电站,水库不成不罢休。

巴林右旗奔赴离红山60华里以外的哈拉道口,承担整个战役抢运沙子的任务。

林西县和巴林左旗的民工肩负着堵截一条河水的突击战役,他们要与滔滔的河水、滚滚的巨浪搏斗。

战斗在老哈河南岸的喀喇沁、宁城、赤峰、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5个旗县的民工,共同担负着扳倒几座土山,建起拦河大坝的任务。

修建红山水库最精彩的一幕在于老哈河的导流,这是决战之中的鏖战。

年5月19日午夜零点,一阵春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在红山水库大坝北端,民兵们推着推车,抬着台筐,往导流堤上加土背石。有史以来桀骜不驯的老哈河就要被英雄的治河民工们拦腰截断!

▲编制铅丝笼子

探照灯把工地照得通亮,从河道两岸导流堤运石料的民兵加快脚步,备足了立方的石料。迎来了年5月20日黎明的曙光。上午9点整,开始导流总攻的时刻到了,工地上一时军号齐鸣,锣鼓喧天,岸上船上同时行动。巨大的铅丝笼子开始缓缓投入水中,早已备好的大石块,通过民兵之手有序地投入老哈河水之中,飞溅起无数的水花,负责截流的林西县民兵团指战员在不断地加快速度,20分钟后石堤逐渐从河水中露了出来,大堤两岸的距离在不断地靠拢,六米,五米,堤岸两段只有两米的距离时,水就像从空中倾泻而下,就在这时拉着铅丝笼子的钢索被拽断了,情急之中以李景峰为首的民兵预备突击队,跳进堤内将准备用的铅丝笼子迅速投入导流堤坝,坝口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老哈河导流大告成功导流畅,工地上掌声如雷,欢呼声响彻云霄。

年3月21日,红山水库大坝上土战役拉开序幕。

3万多民兵陈兵坝上。大坝上土的当天夜里,狂风夹杂着雨雪铺天盖地刮起来,工地上的照明电线被多处刮断,给夜间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民工们顶着雨雪狂风坚持战斗着。在清晨将要交接班的时候,连接两岸的浮桥被风浪冲垮,水库的交通要道被阻断,把接班民兵拦在河北岸。在河南岸劳动了一天的民兵,坚持继续劳动,直到浮桥重新抢修通行,前后27个小时没下火线。到5月份坝上民兵达到了5万人,创造了日上土3.1万立方米的施工记录。

6月中旬的一天,当夜幕徐徐落下,老哈河畔变成了一片灯的海洋,一条巨大的灯光银龙把大坝的南北两端连接一起,五颜六色的信号灯和数千盏电灯把工地照得通亮,红山水库工地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九时许拦河大堤忽然被冲开,一道决口淹没了大堤南端的运土线路,在这紧急关头,战斗在这一地段的宁城民兵团冲锋在前,在政委孙瑞山的率领下,民兵突击队员于令贵、朱景春、黄金明等10余名战士,奋不顾身跳入激流之中进行抢修。上千名抢险队员抬着,扛着,背着沙袋、草袋和石料快速行进在泥水之中,夜深了由几十名精明强干而又有治水经验的民兵突击队员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一堵人墙,挡住决口处的水流。经过三个兵团的顽强奋战,黎明时分决堤被彻底封堵严实……

在5万大军的日夜奋战下,红山水库大堤按期达到了米高程。在砌石护坡等工程完成后,顺利地实现了拦湖蓄水。

昭乌达盟人民为红山水库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由于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使用,大量的工程就是靠人海战术,当时民工的居住条件、饮水、饮食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体力超支,据调查统计自水库开工到大坝建成,死亡民工人,伤残民工人,患各种疾病丧失劳动力的民工多人!(后经自治区水利厅和昭乌达盟公署研究决定,对伤亡病残民工一律因工处理发给证书)仅宁城县民兵团就牺牲35人,伤余人……

在决战红山水库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群体、模范单位和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同修建红山水库5万民兵大军的辉煌业绩一道,永远被铭记在赤峰人民的心中。

红山水库建成后,使下游良田得以灌溉,村庄成为鱼米之乡,历史上红山水库最大实灌面积达到万亩,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年7月24日到26日,受台风影响,昭乌达盟连降暴雨,中心雨量达到.6毫米,老哈河最大流量达到每秒立方米。全盟南部平川洪水泛滥,受灾农田多万亩,淹死72人。老哈河铁路土桥被冲毁,内蒙自治区政府派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此次洪水因有红山水库蓄拦入库,总水量达到12.4亿立方米,抵御了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使下游西辽河、营口等地区免遭了洪灾。

年8月8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同作家协会副主席老舍率领中央文化考察团抵达赤峰。8月27日叶圣陶考察红山水库后,挥笔写下了咏红山水库诗句:

大堤横截老哈河,扼要宏图询可歌,

自此辽河灾患绝,更欣沾润灌渠多。

登堤满眼好秋光,如镜晴湖波不扬。

一旦洪流冲泻下,库容二十亿公方。

经营各族齐输力,才阅三年伟绩成。

多少劳模先进者,治河能手尽新生。

三门峡畔三门市,红山库边红山区。

一样工业成市镇,安知先日是荒墟。

资料来源:红山红星(句建奇)、

记者笔下的赤峰60年、

《回忆对比勿忘国耻》(王凤隆)

部分图片由辽河工程局提供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