笤帚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助力脱贫攻坚
笤帚苗是高粱的一个分支,叫帚用高粱。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种植可追溯到年前的辽代,辽史也有相关记载。而笤帚制品始于晚清,是放垦过来的人带着手编技术,经过一代一代完善发展的,经考证现已是第五代。巴林左旗由于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生产的笤帚苗苗质好,生产的笤帚制品以其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社会消费量逐年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连年攀升。
巴林左旗始终高度重视笤帚苗产业,历届党委、政府将发展笤帚苗产业作为全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年,巴林左旗草原笤帚苗手编技艺被确定为自治区非遗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旗本级财政累计投入到笤帚苗产业各环节资金超过1亿元,争取上级各类项目和资金总额3亿元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笤帚苗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并成为助力脱贫攻坚重要的特色富民产业。在草原笤帚苗手编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群体的带领下,巴林左旗的笤帚苗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自中央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我旗深入贯彻落实各项产业政策,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如年制定了《笤帚苗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年出台了《全旗农牧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方案》等,通过财政奖补、贴息等方式,从基础建设、利益联结、教育培训和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年以来全旗已有超过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笤帚苗产业发展,其中0多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笤帚苗产业作为巴林左旗三大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多种带贫模式,在我旗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种植带贫模式:通过与种植户签约,定向提供生产所需笤帚苗品种种子,秋季定向回收,在带贫的同时普及了优质适用品种;全旗种植户4.5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品种引进改良和标准化种植后与种植其他杂粮豆相比,亩均增收60—元。
二是加工带贫模式:依托全旗95家规模以上加工厂的辐射带动作用,截至年底,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技术工人达余人,人均增收可达元,带贫增收成效显著。
三是扶贫车间带贫模式:旗就业局认定笤帚苗加工厂就业扶贫车间43家,带动名贫困人口转化为产业工人,保底月工资元。
四是资产收益带贫模式:将笤帚苗加工厂出租租金以村级资产收益的方式平均分配给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全旗笤帚苗产业参与人数达8万人,累计带动近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稿源:巴林左旗扶贫办
编辑:乌伊罕、王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