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6日,国务院扶贫办复函内蒙古自治区同意设立赤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后,赤峰市各级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立高质量的稳定脱贫机制、贫困预防机制、统筹解决城乡贫困机制、扶贫治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与之相匹配、相融合的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
一
创新贫困嘎查村同各领域党组织联建共建方式,吹响脱贫攻坚主战场支部集结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赤峰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探索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贫困村同城镇居委会、贫困村同企业、贫困村同社会组织结对等多种共建模式,为扶贫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重要指示,聚焦强化贫困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探索推行以“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发展共赢”为主要内容的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模式,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一是组织联建、共建共融。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愿景和需求为纽带,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打破隶属限制、条块分割,探索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跨产业5种党组织联建方式,打造“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合”“村社联合”“村机关联合”等区域性功能性党建联合体个,覆盖全部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挥党建优势培植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乡村旅游、民族工业等脱贫产业30多个,引领13.6万户贫困户致富增收。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笤帚苗产业联合党委由9个贫困村党组织、1个产业协会党支部、28家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党组织联建共建组成,带动多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二是优化载体、共享共赢。各脱贫攻坚党建联合体通过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推动贫困村党组织与联建党组织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推动人财物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实现了“1+12”的效果。着力强化夯实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出台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每年投入万元专项资金,建立起“1+15++N”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制作分布图和通讯录,开放共享活动阵地60余万平方米,促进贫困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全市各脱贫攻坚党建联合体共同开展互动式、开放式、体验式主题党日余场次,签订需求、资源、项目清单多份,认领服务项目多个,解决问题1.1万件。三是整合资源、引领脱贫。坚持贫困村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就把有优势、有意愿的党组织聚在一起,共同出面提供什么、补充什么,探索“村党组织+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基地党小组+农民党员+农户”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发展了一批“田园综合体”、产业化联合体、庭院经济等脱贫增收产业。目前,全市受党组织领导的合作社1.7万余家,2.5万名能人党员与4.7万户贫困户结成产业增收联合体,实现了支部建在脱贫链、党员聚在脱贫链、群众富在脱贫链。
二
创新扶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关键在人。赤峰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充实扶贫一线工作队伍,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重要指示,创新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培养激励模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贡献。一是探索引导干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具体措施。制定脱贫攻坚推进组、驻乡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办法》《工作细则》《考核评价办法》,优化调整名干部担任推进组成员和驻乡工作队队长,选派名驻村干部,确保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派驻干部均不少于5人。制定选拔第一书记办法,选派名干部到嘎查村担任第一书记,71名第一书记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使用。实施融合党建集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计划,开展博士服务团下基层活动3次,引进多名专家教授到农村牧区进行科技指导,组织5.85万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解决贫困地区实用技术难题多个。二是探索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积极性配套举措。出台在脱贫攻坚一线推荐培养使用干部《办法》,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年初以来全市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名。探索推行“苏木乡镇干部待遇高于旗县区级机关同职级干部20%以上,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到20%”等做法。加快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有效缓解职务晋升“天花板”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区市两级方案,研究制定关心关爱干部和解决扶贫干部身心疲倦的具体措施,不断激发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激情。三是探索多渠道解决基层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办法。出台选用优秀人才到嘎查村任职的有关政策并发布公告,吸引名优秀人才到嘎查村任职,其中人当选嘎查村“两委”正职。在机构改革中把个苏木乡镇、44个街道的机构优化为综合办、党建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四办一中心一队”,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党务干部,加强对嘎查村党建工作指导。试点推行“乡编村用”办法,从旗县区直属事业单位向苏木乡镇增划编制余名,公开招考大学本科生充实到嘎查村工作3—5年,并列入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同时探索建立苏木乡镇公职人员录用后首先从事2—3驻村工作机制,基层服务工作力量明显增强。
三
创新高质量稳定脱贫和贫困人口发展促进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赤峰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在扶贫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等重要指示,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确保真正拔掉穷根、开掘富源。一是大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印发《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四年行动方案》,明确产田改造、金融服务、税费减免、奖励激励等扶持政策,总结推广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物业经营等13种发展途径,探索实行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制度,整合农牧、扶贫等资金1.5亿元“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针对缺资源、缺人才、缺资金的薄弱村,采取“抱团取暖”“强村带弱村”等方式成立联合党组织,探索党建引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融合发展“三位一体”模式,统一流转土地、打捆使用项目,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年全市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二是实施扶贫干部贫困人口专项教育培训行动。制定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建立市级脱贫攻坚专题师资库和考题库,全市举办专题轮训班69期,开展3轮闭卷考试,对所有扶贫干部进行了全员轮训、过关测试。制定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专项推进方案,开展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培训贫困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人次,实现了年度培训全覆盖。三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创新建设农牧民培训就业基地,争取专项培训经费万元,突出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内容,通过“订单式就业”“现场教学”“以师带徒”等培训模式,培训农牧民14万人次,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具备自主创业能力,收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实效。大力开展农村牧区发展党员专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村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鼓励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培养了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四是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公益组织承担部分扶贫任务途径方法。单列万元试点经费,选取个贫困嘎查村,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试点设立脱贫攻坚公共服务站,完善政策宣传、党性教育、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功能,探索社会公益组织承担部分扶贫任务具体做法,动员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通过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定向援助、医疗帮扶、实物捐赠等措施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编辑校对:王健任崔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