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伴着“噼、噼、噼……”响声,经常能看到堆放着很多笤帚苗的农家小院内,三五个人捆绑着笤帚,呈现一片忙碌有序的景象。仔细编织笤帚。十三敖包镇种植笤帚苗已有70多年的历史。笤帚苗生长期约90天左右,对土壤要求也不高,苗可以绑笤帚,籽和秸秆可以做饲料,种植简单。因此,这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中国笤帚苗之乡……笤帚苗种植基地。孙树才是笤帚苗经纪人,有自己的亩笤帚苗种植基地和笤帚制品加工厂。年,32岁的孙树才建起了厂,走上了创业路。“那时谈什么品种啊,只有大小两种笤帚,十几个工人年生产笤帚量只有五万把。”今年50岁的孙树才边说边走,把我们领进了热闹非凡的生产车间。车间里的村民李桂花说:“在家门口一年能挣3万多元,还能与村里的姐妹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孙树才指导员工。通过皮带轮装笤帚苗。“现在有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到了60万把。在机械生产制品满天飞的时代,纯手工绑制的工艺笤帚倍受欢迎。”孙树才话语中略显自豪。制作笤帚苗工艺品。十三敖包镇像孙树才这样种植经营笤帚苗的人还有多个。专门从事笤帚苗加工人数1万余人。员工们查看网上订单。产品运往广州。年以来,全旗已有超过1万名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笤帚苗产业发展,其中多人实现了稳定脱贫。该旗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笤帚苗生产基地。笤帚苗产业园区展览馆内展示多个花样品种。来源:影像内蒙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