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唐朝工艺,风格简朴实用辽代瓷器凸

辽三彩摩羯形壶。

辽代三彩釉鸡冠壶鸡冠壶是辽瓷代表,具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它的出现是契丹人学习汉文化并应用到契丹文化中、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物证。鸡冠壶在辽代被称为携瓶,用于盛装液体。考古工作者根据辽墓中出土鸡冠壶的数量,能判断出辽境内契丹人的分布情况。

白釉黑花葫芦形倒流壶及原理示意图。辽报制图隋文锋

绿釉鸡冠壶。

带盖陶壶。

辽代三彩釉海棠盘。

提要

辽代制瓷技术继承了唐代陶瓷遗风,融入契丹民族风格,烧制的陶瓷独具特色。在辽代,辽河流域曾有三处烧制陶瓷的窑场,其中冮官屯窑最为有名。这三处窑场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烧制的精品陶瓷不比唐瓷逊色,尤其是辽三彩,比唐三彩更具实用性。

倒流壶的制作充满智慧

在早年的考古发掘过程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曾在辽上京遗址发现过一件造型奇特的瓷器。这件瓷器底部有洞,但盛水却滴水不漏,冯永谦将这件瓷器命名为倒流壶。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掘出多件这种独特的瓷器。

冯永谦认为,倒流壶可能是在宋辽元时期特有,较为流行。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这种特殊的陶瓷壶,它出土于阜新白台沟水库金代墓葬遗址,远看很像一个葫芦,被命名为白釉黑花葫芦形倒流壶。

倒流壶的上部有一处形似旋钮的凸起,但无法开启。顶部无盖的壶如何盛酒呢?工作人员讲解,原来在壶底部圈足内有一个圆孔,往壶里面装酒时,把壶倒置,从底部圆孔注入酒,注满后将壶放正,酒不会洒出来。饮酒时酒从壶嘴倒出。这样精巧的设计,顶部无盖,灰尘难入,又干净卫生,处处充满智慧。

这种倒流壶的原理是什么呢?原来机关全在内部独特的构造上。壶内设计有两只隔水管。其中一管与壶底部的孔洞相连,称内管,另一根管由壶的嘴口向下延伸,称外管。向壶内注水时,水如果从壶嘴流出,表明壶已注满,这时把壶正置,内外管的水面相平,水就不会从底部漏出,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即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相平。

冯永谦解释说,倒流壶在烧制时也要倒着做,先烧出壶的外形,再将两只隔水管置入壶体内,最后烧制成型。

冮官屯烧制白瓷技术来自定窑

“辽瓷是辽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器物之一,它是辽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位于沈阳市法库县的叶茂台镇辽墓群已经发掘了21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陶瓷器就有余件。“这些陶瓷器包括碗、盘、罐、壶、瓶、钵、盆等近30种,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釉色品种有白、绿、黄、黑以及辽三彩器等。”冯永谦说。

目前,辽宁共发现3处辽代烧制瓷器的窑址,分别是辽阳冮官屯窑、抚顺大官屯窑、朝阳喀左南哨窑。从整个辽国范围来看,比较著名的窑场有位于北京市的龙泉务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缸瓦窑等“五京七窑”,位于东京道(今辽阳市)的冮官屯窑就是其中之一。

冮官屯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并烧制少量的辽三彩,叶茂台辽墓就有部分陶瓷器出自这里。

风格简朴的白瓷是辽瓷代表性器物之一。辽阳冮官屯窑的白瓷在烧制过程中有丰富的装饰技法,技术高超。

研究人员发现,辽白瓷烧制技术与中国古代北方名窑——定窑(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有传承关系,定窑以白瓷而闻名。历史上,契丹人曾屡次劫掠定窑一带,最长的一次长达8个月,他们曾将定窑的工匠全部抢走,带到辽国境内建窑烧制器物。这些来自定窑的工匠结合契丹民族特色,烧制出独具特色的白瓷,其质量与定窑白瓷相比,难分伯仲。

除白瓷外,冮官屯窑还烧制黑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造型古朴、品种繁多、质地粗犷、豪放,极富北方民族特色。令人遗憾的是,冮官屯等几处窑场在金代之后逐渐废弃。究其原因,元明清三朝都是大一统王朝,经济重心在中原地区,瓷器烧制也转到了南方,如景德镇。

辽代特有的鸡冠壶

说起辽瓷,最具契丹民族特色的器物当数鸡冠壶。鸡冠壶只在辽代才开始大量烧制。它的出现是契丹人学习汉文化并应用到契丹文化中、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最好物证。

鸡冠壶之名是现代考古学家所起,鸡冠壶在辽代被称为携瓶,用于盛水、盛奶或盛酒,为契丹人所特有,见证了辽朝历史兴衰。目前发现的辽代瓷器中,鸡冠壶占据了较大比例,其质地以瓷器为主,但也有陶质、木质、金属质等。

冯永谦认为,鸡冠壶应是一种源于契丹人游牧生活的器物,最开始是皮质,但在炎热的季节,皮囊中存放的酒、奶等饮品容易变质,给游牧生活带来不便。在逐渐学习掌握陶瓷烧制技术后,一种专门用于盛放液体,又便于骑马时携带的器物——携瓶(鸡冠壶)因而诞生。这种器物延续了皮囊的样式,上部有鸡冠状凸起,有用来穿绳索的孔,部分鸡冠壶还特意烧制出皮扣、绳印在壶面上,甚至连皮革缝制的痕迹都在瓷器上烧制得十分逼真。

陶瓷器的密封性好,盛放酒水不易变质,因而鸡冠壶很快在辽国普及开来,但因陶瓷器易碎的特点,这种鸡冠壶在辽代贵族中使用较多。在考古发掘中,鸡冠壶多作为随葬品出土,更说明鸡冠壶对于契丹人的重要性。作为游牧民族生活必备的器物之一,鸡冠壶虽然由皮囊变为精美的陶瓷器,实用性有所下降,但辽代人对鸡冠壶极为喜爱,并逐渐成为一种精美的装饰品。

通过对鸡冠壶出土数量、样式的研究,也为今人了解辽代人口的分布找到了答案。辽代共分五京道,每一京道发现的鸡冠壶不仅数量不同,其种类和器形也有很大的差别。

考古发现,上京道(以今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带为中心,包括今天沈阳的法库县、康平县都属上京道)内辽瓷发现数量最多,其中鸡冠壶种类最为丰富,有白釉、黄釉鸡冠壶以及皮囊式鸡冠壶等。这些都证明辽上京道是辽国的中心地带,是契丹人的传统居住区域。相比之下,在东京道(辽阳为中心)生活的大多是中下级汉族官吏,所以这里发现的辽瓷质量和种类很难与上京道相比,鸡冠壶出土也相对较少,说明这里是契丹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区域。而西京道(以大同市为中心)地区因契丹人较少,为汉族的居住区域,墓葬中还未发现鸡冠壶。

除了鸡冠壶,辽瓷中的盘口长颈瓶和鸡腿坛都是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器物。鸡腿坛又称牛腿坛,契丹人将马牛羊乳放入鸡腿坛中,不断搅拌,使脂肪、酥酪分离,各应其用。长颈瓶是运水、储水器,它们都是契丹人生活用瓷。这些辽代特有的瓷器种类,反映出契丹人的豪放性格,也表现出契丹人的游牧经济形态。

辽三彩继承大唐遗风

众所周知,唐三彩是唐代灿烂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考古发现,一种与唐三彩极为相近的辽代器物不断出土,命名为辽三彩。

朝阳博物馆研究馆员周亚利介绍,中原技艺和契丹文化传统相互融合过程中,带有浓郁唐代风格的三彩器诞生,这就是辽三彩。

它与唐三彩一样,并不算真正的瓷器。对此,冯永谦解释说:“瓷器的烧造温度要达到1℃以上,而陶器只要八九百摄氏度就可以了,辽三彩是一种陶器,也叫低温铅釉陶器。其釉色也并不局限为三色,三是为了说明颜色众多。”

辽三彩的主要色调是绿、黄、白三色,兼有黑釉、紫釉、红釉、酱釉等色彩。从颜色看,辽三彩与唐三彩最大的区别是辽三彩以“绿黄白”三色中的绿为主,没有蓝色;唐三彩的主要釉色是“蓝黄白”,以蓝为主。从烧制工艺上看,辽三彩多数施釉较薄,釉层易脱落,底足部无釉,只有少数精品辽三彩挂釉至底足部,且釉色浓重,具玻璃样光亮色泽,堪与唐三彩媲美。

辽阳的冮官屯窑是辽代东京道一处烧制辽三彩的重要窑场。辽三彩虽然整体质量不如唐三彩,但却富于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冮官屯窑所产辽三彩胎质较硬,呈褐米色,少数呈淡黄色,胎上施化妆土,再施彩釉,有单色、双色和多彩等多种。

冮官屯窑烧制的辽三彩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器形主要有穿带壶、兔形壶、鸡冠壶、莲花式盘、印花暖盘、三角形碟等,简朴、豪放,极富契丹民族风格。

“之所以说辽三彩继承唐风,除了颜色以外,辽三彩与唐三彩的纹饰题材都是以花草、动物为主,只是辽三彩要单调一些,而且辽三彩以生活中常见的花草纹饰为主。尤其是莲花、芍药、牡丹等唐三彩中罕见的纹饰。”冯永谦说。

辽三彩多用莲花、芍药为纹饰,也印证了宋人姜夔《契丹歌》中描述:“春来草色一万里,牡丹芍药相映红。”可见这些植物在辽国十分常见,所以辽三彩的这些纹饰是契丹人对自己生活居住环境的反映,真实呈现了年前辽国的生活场景。

考古工作者还发现,在辽代前期墓葬中,多出土金银器,而辽中晚期墓葬多出土辽三彩。专家分析,契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彻底放弃了原有的葬俗,开始崇尚厚葬,所以随葬金银器。随着攀比之风日盛,辽朝统治者不得不诏令禁止,贵族们便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学习唐朝贵族随葬唐三彩习俗,辽三彩便被大量用作随葬品,反映了契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模仿。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学术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大学

(辽宁日报记者王岩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