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过叛臣作过俘虏的耶律大石,是如何为辽

辽天祚帝保大四年(年),耶律大石与执意出兵收复燕云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分道扬镳,独自率领二百铁骑,连夜离开夹山大营(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北上。三天后过黑水(今内蒙古艾卜盖河),一路朝西北方向,到达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驻地可敦城,即镇州(今蒙古国乔巴山市西)。

在这里,大石召集了七州长官和十八部首领开会,并且发表了一番,足以载入契丹历史的精彩演说,悲壮激昂、忧国伤民的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也是在这里,大石开始了他的复国之路,一度辉煌,而今没落的辽国,将在中亚大陆上再次重生,而耶律大石也由此,成为足以比肩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契丹领袖。

只不过他的故事,曾经距离我们很遥远。而一切都要从一种名叫海东青的鸟,开始讲起。

生活在辽东北地区的女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成为辽国编民的熟女真,一部分是保持着本族习俗,未进入辽国户籍的生女真,完颜阿骨打就属于生女真一支。生女真地区的海中出产一种“北珠”,每年十月以后才能从海蚌中获取,但其时北国已冰天雪地,采蚌者绝对难耐此奇寒。当地有一种天鹅,以蚌为食,而藏珠于嗉囊之内。另有一种来自海中,名为“海东青”的猛禽,专门搏杀天鹅。只要能得到它,也就能够捕到天鹅,剖取北珠了。

北宋后期,这种北珠大得东京宫闱和官场的青睐。辽国在与北宋的榷场贸易中因其身价百倍而大获好处,便把生女真直到海滨的通道称为“鹰路”,每年派出“银牌天使”向生女真索要海东青。这些银牌天使所到之处不仅恣意勒索,还随心所欲地每晚命年轻美貌的女真妇女“荐枕”,而不问其婚嫁与贵贱,因而激起女真民族的同仇敌忾,也成为金与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

海东青

辽天庆三年(年,宋徽宗政和三年)九月,不堪忍受契丹人压迫的女真领袖阿骨打先发制人,召集女真诸部会师。十月,女真军攻克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北伯都纳古城),拉开了伐辽的序幕。十一月,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东),重创辽军的十万精锐。天庆五年(年,宋徽宗政和五年),金军攻陷辽国的东京道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太祖以两万之众,击溃天祚帝所率领的十万辽军,相继占领长春州(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和泰州(今黑龙江白城),兵峰直指辽的上京府。

金攻势图

辽天庆十年至保大二年(年-年,宋徽宗宣和二年至宣和四年),金军相继攻克辽的上京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郊)、中京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以西)、东京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辽五京已失其三。

辽五京

在金军凌厉攻势前,辽天祚帝吓破了胆,命耶律淳以燕王留守南京府(今北京),自己仓皇西遁,轻骑逃入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在这种大厦将倾的局势下,主角耶律大石开始登场。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的八世孙,是辽朝历史上罕见的契丹族出身的进士。史称他善骑射,堪称文武全才。天祚帝西逃之际,大石任辽兴军节度使,镇守南京道。是辽国阻止金军南下,攻占南京府的唯一势力。然而,此时的南京府先是与西逃的天祚帝断绝了消息,在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势下,耶律大石等辽人拥立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而大石也被西逃的天祚帝视为叛臣,欲杀之而后快(虽然这只是天祚帝的美好愿望)。

天祚帝耶律延禧

这年岁末,南京府失守,北辽难以为继。大石认为在西北的天祚帝还有相当势力,为挽救辽国的灭亡,力排异议,冒着被诛杀的危险,毅然率部西投天祚帝。到了居庸关,大石部与金军发生激战,不幸战败,作了金国的俘虏。

据《金史·宗望传》记载,金军强迫他带路袭击了天祚帝的大营。另一种说法是,金太祖惜才,赐给大石一妻,但大石不忘旧国,在随军西攻天祚帝时,伺机率部重新投奔天祚帝。但无论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大石得以逃脱,再投天祚帝。

天祚帝显然对西投而来的耶律大石充满了敌意,至少在拥立耶律淳这件事上,天祚帝耿耿于怀,斥责道:“我在,你怎敢立耶律淳?”大石回道:“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拒敌。即便立十个耶律淳,都是太祖子孙,岂不胜于向他人乞命吗?”大石的话让天祚帝一时语塞,而面对金军的步步紧逼,天祚帝还需要大石来抵挡金军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天祚帝赦免了他,仍让他担任西南路都统,成为抵御金军的主要力量。

保大四年(年,宋徽宗宣和六年),稍有喘息之机的天祚帝,集结军队,试图出兵收复燕云,大石坚决反对这一冒险之举,进谏道:“国势至此,反求决战,绝非上策。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天祚帝一意孤行,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所讲的,耶律大石与执意出兵收复燕云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分道扬镳,一路朝西北方向,到达辽朝西北路招讨司的驻地可敦城,即镇州(今蒙古国乔巴山市西)。

武川可敦城

大石在可敦城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战前动员,聚起了精兵万余,战马万匹。并且仿照辽的官制,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国家初具规模。但是聚兵的目的并没有如大石在战前动员中所说的“救君父、济生民”。可敦城物产丰富,加之与金国远隔千里,使大石能够在此休养生息,并且他坚持“养兵待时而动”的战略,不主动出击金国,而是争取西夏、南宋等邻国及部族,以孤立金朝。

到了金太宗天会八年(年,宋高宗建炎四年),经过五年的发展,大石聚兵十万,先是夺回了金国的北方二营。金国试图征讨大石,但是远隔大漠,千里路途,使金国人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计划。

而可敦城内的大石,虽然也憧憬着恢复故国,但现实情况是,要跋涉千里,穿过大漠,去攻击兵强马壮的金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如果执意如此,天祚帝的下场就离他不远了(大石出走的次年,天祚帝被俘)。大石的目光不再盯着东方的辽国故土,而是向西望去,那里还有广袤的土地等待自己去征服。与处于上升期的金国相比,中亚的高昌回鹘王朝和黑汗王朝则已进入衰落期,在那里是大有发展余地的。于是,他决心向西开拓,待羽翼丰满后再与金朝决一雌雄,恢复旧疆。

大石西征

同年二月,大石以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军西征。第一站是高昌回鹘,大石先致书高昌回鹘汗王毕勒哥,历数两国旧好,回鹘王亲迎大石至宫邸,大宴三日,临行,献马六百,愿为属国。

从高昌回鹘的北廷别失八里(今新疆奇台西北)西行,大石率部进入黑汗王国境内,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西汗国阿赫马德汗将大石部众安排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大石以叶密立为根据地,修筑城池,招抚周围突厥语系各部族,户数很快增至四万户。但叶密立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无法为大石的西征提供更大的帮助。于是,大石决定继续向西推进。

大石率领军队翻过天山后,向西逐渐进入东汗国的腹地,东汗王国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大石的军队被击溃,被迫退回高昌回鹘国内,但是回鹘王毕勒哥并不打算接收这批败军,而是设计掩杀、追袭,俘虏了耶律大石的将领撒八、迪里、突迭等。就在大石兵败之际,金国方面得到大石西征兵败的情报,由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北攻可敦城,但终因沙漠的阻挡而以失败告终。

大石第一次西征路线图

大石吸取第一次西征失败的教训,再次奉行“养兵待时而动”的战略,不再四处出击。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突厥语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尊号“天佑皇帝”,建元“延庆”。由此,西辽国接过辽国的接力棒,继续向下传递。

同年,东汗王阿赫马德去世,其子伊卜拉辛继位,他软弱无能,境内的葛逻禄人和康里人不但不再臣服他,反而袭掠其部属和牲畜。延庆三年(年)初,他走投无路,请耶律大石进驻八刺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东)。于是,大石便登上了被西方史家称之为“不费他分文的宝座”。大石降封伊卜拉辛为土库曼王,作为附庸国,保持其对喀什噶尔等地区的统治。八刺沙衮左山右川,控扼万里,是中亚少有的耕牧两宜的富饶之地,大石决定在此建都,改称虎思斡耳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

金、南宋、西夏、蒙古、西辽全图

从脱离天祚帝到建立西辽国,耶律大石在这十年间,跋涉沙漠,艰难备尝,行程达三万里,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保证了契丹一族的传承。是足以比肩阿保机的建国领袖。

兵不血刃获得东汗国后,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率领七万骑兵东征金国。但是,横亘在辽金之间的大漠,在保护西辽不受金国攻击的同时,也阻碍了西辽的东征之路,这次出征“行程万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

西辽的这次东征再次引起了金朝的注意,金国方面,命粘罕再征西辽。金军进入沙漠后,不断被西辽军伏击,金军粮草断绝,人马冻饿而死,且金军中多契丹人,见耶律大石在西方已复国,多率众起义,在西辽军与起义军的夹击下,金军大败而归。金与西辽之间彼此对峙的局面就此展开,直到双方都被蒙古人灭亡。

康国四年(年,宋高宗绍兴八年),西辽进攻西汗国,越过费尔干谷地,遭到西汗王阿赫马德汗的抵抗,两军交战,西汗国军队溃败,大汗逃回撒马尔罕。大石也不追击,而是巩固新占领的区域。

康国八年,西汗国不断向宗主国塞尔柱王朝的苏丹桑贾尔求助,桑贾尔集兵十万,东征西辽。双方在卡特万(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北)激战。桑贾尔兵多而无谋,西辽军队越战越勇,迫使桑贾尔部队首尾不救,全军溃败。桑贾尔携阿赫马德汗逃至呼罗珊,西辽军占领了西汗国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大石将撒马尔罕改名为河中府,有西辽的陪都之意。此战之后,塞尔柱王朝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的河中地区。

卡特万会战之后,西辽的疆域达到最为强盛,正东至土兀刺河(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包括可敦城周围地区;东北至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与游牧部族吉利吉思为邻;西北越过达林库儿湖(今巴尔喀什湖),迤逦西至花刺子模海(今咸海)以北地区;正西至今土库曼的卡拉库姆沙漠,包括花刺子模附属国在内;正南以阿姆河为西段,以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为界;东南隔沙漠与西夏接壤。其领土之广绝不亚于辽朝鼎盛时期。国中囊括了契丹、回鹘、葛逻禄、塔吉克和汉族,北部边远地区还有康里、钦察、乌古斯等突厥语部族,东部边境则有阻卜、乃蛮等部族。

西辽地图

康国十年(年,宋高宗绍兴十三年),耶律大石去世,庙号德宗,其子耶律夷列继位,是为仁宗,皇后萧塔不烟摄政称制,号感天皇后,改元咸清。仁宗在位十三年,继续执行大石制定的国策,对外弭兵,对内生聚,国力大增。

仁宗死后,其子年幼,仁宗其妹耶律普速完权国,号称承天太后。承天太后是个强权派,大肆打压境内的异族分子,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权的完整,但也积压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而且其自身就给西辽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

承天太后与小叔子萧朴古只沙里私通,罗织罪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萧朵鲁不。萧朵鲁不的父亲萧斡里刺以兵包围皇宫,射死了这对男女。仁宗之子耶律直鲁古即位,改元天禧,此即末主。

西辽天禧二十一年(年,宋宁宗庆元四年)西辽的附属国花刺子模,与取代塞尔柱王朝的古尔王朝频繁发生冲突。西辽应花刺子模请求,与古尔王朝的军队在里黑(今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交战,西辽军大败亏输,死亡达一万二千人。六年以后,天禧二十六年,(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辽军在安狄枯(今阿富汗的安德胡伊)战役中终于雪洗了六年前的耻辱,歼敌五万,使古尔王朝走向衰落。但西辽付出巨大的代价,却没有实际的收益,反而为日后之敌花刺子模的壮大清除了障碍。

随着13世纪初,漠北蒙古族的崛起,最先影响到的,便是中亚地区。天禧三十一年(年,宋宁宗嘉定元年),一个名叫屈出律的人投奔西辽,此人是乃蛮部落的首领太阳汗的儿子,乃蛮部落被成吉思汗击溃,其父太阳汗败死,屈出律出逃他国。耶律直鲁古对其颇为信任,将女儿嫁给他,并封其为可汗。然而,屈出律暗藏祸心,暗地里网罗军队,与早有叛心的花刺子模首领摩诃末约攻西辽。

而此时的西辽在经历宫廷政变后,已是强弩之末,君臣腐化,法制废弛,战事不断,军纪败坏。天禧三十三年(年、宋宁宗嘉定三年),西辽军讨伐早已成为花刺子模属国的西汗国,在恒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与花刺子模发生战争,辽军大败,双方退兵。

然而,当吃了败仗的西辽军队返抵虎思斡耳朵时,城中居民拒绝他们入城,认为花刺子模大军就会紧随着追来。相持了十六天以后,西辽军强行攻城,入城以后屠城三天三夜,大肆抢掠。屈出律趁机率兵袭击耶律直鲁古,将其擒获。

天禧三十三年(年,宋宁宗嘉定四年),屈出律篡夺了西辽政权,仍用西辽国号,尊直鲁古为太上皇。不过历史没有给屈出律太多的表演时间,随着北方蒙古族的日渐壮大。天禧四十年(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在蒙古人的铁骑下,屈出律被活捉,西辽就此灭亡。

从辽天祚帝保大四年,耶律大石自立门户,到西辽天禧四十年,屈出律被蒙古人活捉,西辽享国九十四年。如果从阿保机建国算起,辽国共有三百零二年的历史。而西辽国的这段历史也由于远离中原地区,加之西辽史若明若暗,所以少有人提及。但耶律大石能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建立幅员辽阔的西辽国,为辽国的国祚,延续近百年,无论是从多民族角度来看,还是传统历史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迹。

参考资料:《辽史》、《金史》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言史社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