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十几台播种机正在农田里加紧作业,山坡地里杏花飘香,酒厂车间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而在几年前,花加拉嘎乡还是典型的贫困地区,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种养殖产业结构单一,农户收入低,这种地区经济社会如何高质量发展一直长期困扰着乡党委。
年初以来,花加拉嘎乡在融合党建引领整乡推进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围绕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土地、产业、人才、资源等关键因素下苦功、做文章,在逐一开展融合共建的基础上,将每个融合模式总结提炼成发展要素,使要素再次融合,推动融合效益指数级增长。
融合人力要素,激发干部奋斗创业新活力
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人力做支撑。花加拉嘎乡紧紧抓住旗委出台《关于加强嘎查村“两委”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有利契机,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坚持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跟进出台“”考评模式,通过突出报酬差异化兑现、人本化激励关怀等具体举措,督促村“两委”干部不等不靠、不混日子、不当懒汉。另一方面,始终秉持建强班子队伍,充分发挥人力优势的发展理念,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互联互动、抱团发展合力,因村施策,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机制,实现教育培训、互评互检等一体化统筹推进,引导村干部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融合生产要素,实现农户集体经济双增收
“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我们通过融合党建将全村种植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转换了生产模式,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村集体也有了很大的收益,这可真是双丰收啊!”提起“土地托管”模式,小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钱学忠激动的说道。
“农户收益低、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多年来困扰花加拉嘎小营子村的难题,为改变现状,小营子村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政法委、农牧局等旗直部门党组织成立党建联合体,整合全村亩水浇地,实施“土地托管”模式,将农资供应、耕种、管理、灌溉、收割、销售六个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六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力、农资、机械、仓储等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环节问题。以种植玉米为例,土地托管后每亩享受国家补贴48元,农户每亩土地种植成本降低70多元,增收90元,解放全村劳动力余人,村集体经济增加近20万元。
融合产业要素,助力肉牛发展模式再升级
肉牛产业是左旗的主导产业,花加拉嘎伙房村肉牛分散养殖户多,具备扩大肉牛养殖规模的充分条件。伙房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方式,以点带面,形成党支部协调合作社、合作社吸引养殖大户、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贫困户支持党支部的循环发展体系,将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促进肉牛产业快速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全乡肉牛养殖园区建设,今年扶持肉牛养殖户31户,实现头养殖规模;在3年内扩大养殖户到户,实现以伙房村为中心,带动辐射全乡建设“万头养殖基地”的肉牛产业发展目标。
融合人才要素,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快提速
显荣老年公寓坐落于花加拉嘎黑沙滩营子村,该公寓居住房内设施齐全,集中供暖,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共安置30户55人。公寓的入住、设施使用等各项服务全部无偿提供给老龄农户使用。这是黑沙滩营子村乡贤共建委员会成员李玉星先生回村投资实施的几个重点项目之一。
花加拉嘎乡注重产业发展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实施“嘎雁助乡”行动,请回“离土”能人,成立乡贤共建委员会。石旅村在北京创业的青年仪修宇返乡创办粮道酒厂、醋厂等企业;钱龙沟村在外创业青年邵迎来多年来一直救助多名困难学生;黑沙滩营子村李玉星投资0万元,建设老年公寓、村民大礼堂、乡村“绿美亮”等项目,花加拉嘎乡汇聚多方人才力量,在推动全乡发展上积极发挥作用。
融合资源要素,确保群众稳定脱贫见长效
依托8万亩山杏林地资源,联合旗林草、水利、农牧等职能部门党组织,成立大扁杏党建联合体,整合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要素,集中实施围封嫁接大扁杏1.7万亩,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三变”经营模式,对大扁杏产业进行公司化运营,将1.7万亩大扁杏全部流转到溢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有效推动党建联合体与产业化联合体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大扁杏”产业涉及全乡9个行政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立利润共享和收益保底机制,带动全乡75%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在融合党建引领整乡推进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发展模式融合成发展要素,并将发展要素再次融合,推动融合效益指数级增长,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在推动种植业、牛产业、大扁杏产业发展融合升级的基础上,复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营子村、伙房村、黑沙滩营子村……通过要素融合,乡党委找到了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村班子强起来了、村集体富起来了、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如今的花加拉嘎乡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发展前景一片欣欣向荣。
通讯员:孙建鹏
编辑:乌伊罕、王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