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潢家园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摄影:贝赫)
社区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年7月在赤峰市考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牢记总书记嘱托,赤峰市以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扎实推进社区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精心栽好民族团结这株“石榴树”。
实施“党建聚力引领”行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赤峰市实施“党建聚力引领”行动,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巴林右旗赛罕街道山丹社区把民族工作与民政、党建等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民族工作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平安社区、特色示范社区创建相结合,与民生保障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幸福巴林右旗相结合,有力促进了社区民族工作扎实开展。林西县城南街道宏林社区通过“党建+民族团结”活动,有效发挥了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了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双推进、同增强;采取“街联社建”模式,整合共建单位、“两代一委”、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共同组建“睦邻家园”服务团队,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邻里支持,营造社区互助文化。
打造“城市民族综合服务体”
以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网络一体化、宣传常态化、服务精细化、品牌特色化为目标,赤峰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民族工作,帮助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综合服务体,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家”服务;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注册成立了“兴安乌兰牧骑”和社区乌兰牧骑演出小分队。如今,赤峰市大力推广“城市民族综合服务体”工作模式,命名了28个“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建立32支城市乌兰牧骑小分队。松山区全宁街道河畔社区开设了校外“四点半学校”,提供学生照看托管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各族孩子辅导课业;课业完成后,志愿者们还组织学生读书、做游戏、做手工、听红色故事,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点半学校”不仅从形式上做到了多样化,也从内容上进行了深化与细化,使孩子们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让各族孩子在这里其乐融融。
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微活动”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本载体,赤峰市在社区大力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微活动”,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元宝山区西露天街道金河湾社区成立了“社区小管家”队伍,由社区人员、志愿者、小区党员中有法律特长的人员组成“微调解”队,对居民纠纷问题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做到了“情况掌握在小区,问题解决在小区,工作推进在小区,感情融洽在小区,工作效果在小区”。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街道汗廷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共奋进同心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由社区党总支书记讲述红色故事、民族团结故事,激发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
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赤峰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演出、展览展示等载体,举办红山文化高峰论坛、红山文化讲坛,宣传推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巴林左旗西城街道迎宾社区举办“传非遗文化展蒙绣风采”刺绣技能比赛,以服务广大居民为目标,为手工艺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技能的平台,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联合红山文化博物馆与红山区铁南街道铁南社区联合举办“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是红山区深入开展“两个打造”工作的生动实践,有效推动了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社区、贴近群众,让夏家店下层文化和红山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会说话”,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华文化符号,赓续中华文脉。
赤峰市通过发挥社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使民族团结“石榴树”在群众家门口茁壮成长,一颗颗籽粒饱满的“大石榴”正逐渐成熟、芬芳四溢。
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
编辑:乔稣予
编审:赵宗杰
终审:李恩广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