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东记忆上

北京皮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52.html

人生总是一步三回头,有点儿年纪更是回忆不断,尤其对童年、对故乡,念兹在兹,常常“铁马冰河入梦来”,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丝丝乡愁。

儿时的林东是座小城,主街从北到南呈辘轳把状,中间有六条东西走向的辅街,登上北山,方圆几公里的小镇尽收眼底。每及黄昏,小镇炊烟袅袅,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1

林东的最北头算是老爷庙了,那是座前后两厦的关帝庙,老爷庙对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儿时曾随大哥进过里面,他们伐树,我到处瞎玩儿,不觉就走进了密林深处,如果不是顺着锯声找回,没准会迷失在里面。长大后,发现那片茂密的森林早已不见了踪影。

年的上京路

森林往南是林东酒厂,远远便能闻到阵阵酒糟味儿。酒厂大门是用青砖砌成的,顶端书有“地方国营林东酒厂”八个字。酒厂除生产白酒果酒,还生产“巴林啤酒”,瓶装散装的都有,是全城男人的最爱。酒厂的大墙很高,“文革”武斗时成了“韶山派”的大本营。

林东酒厂

酒厂南端是糕点厂,生产传统面包和各式糕点,城里各副食商店全从这里进货。大哥在汽车站工作的时候,一次帮小卖部进糕点,顺便拉我去玩儿,竟把我放到香喷喷的面包箱中间,馋得我吞了一路口水,弄得我至今一见老式面包和桃酥就买。

酒厂往南是公安局、法院和武警中队,对面是武装部。武装部小院颇精致,平时静悄悄的,出来进去的都是穿军装的解放军。我有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同学的爸爸是武装部长,还有一个同学的爸爸是副政委。小时候我常去他们家属院玩儿,一溜简易民房并不奢华,但他们装小人书的家什却很牛,全是装子弹的箱子。“文革”时,武装部院里曾有男女红卫兵红旗招展地列队“静坐”,要求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

巴林左旗公安局

巴林左旗人民武装部

再往南是家骡马车店,名曰“四合店”,究竟哪四合现在也没明白。它对面是闻名遐尔的“胜利大队”的西墙角,木器厂的棺材铺便开在那里,大小棺材腾笼架屋,小时只觉瘆人,不敢多看。岔道下去是防疫站和翻砂厂。防疫站有很多做实验用的花地鼠和小白鼠,在笼子里动个不停。翻砂厂主要铸造农用铧犁,用烧红的铁水往模子里灌,然后潮湿的沙地上便弥漫起一片白雾。

林东粮油厂

走过据传是旧社会“人吃人”的东石桥子,便来到了四门市。小时因常去那给老爸打酒,所以那里的售货员我个个眼熟。四门市对面是木器厂,车间很宽敞,有圆形大电锯,多粗的木头到它那唰唰就锯成木板,还有烘干房。四门市往南是“一居民区”办公室,“一居民区”对面是人民银行,干净整洁,后面有个大院,后来人民银行又分成工商、建设、农业等几个专业银行。医院,两百多斤重的著名医师达木林同志就在那里坐诊。

知名蒙医达木林扎布(左)大夫为牧民看病

再往南是家打烟袋锅的社会福利厂。福利厂门口还有个开水房,泥做的十来个炉灶,烧水的铁壶是特制下沉式的,大人小孩可拎暖壶来买开水,2分钱一壶,卖水的老头儿哪壶开了提哪壶。开水房斜对面有个不起眼的补胎掌鞋铺,师傅是个断腿的圆脸黑汉,坐在黑洞洞的屋里,嘿嘿一笑露出白白的牙齿很是吓人。

80年代初期巴林左旗人民政府

如果你在林东生活过,一定知道著名的“旗委上下坡”。从这往北是个上坡,上面是旗委,所以叫“旗委上坡”。右侧是旗委家属院。家属院往上是幼儿园,幼儿园再往上就是著名的林东一小了。这所小学之所以有名,一来建校早,校园秩序正规;二是校部建在一个高台上,而且是一处古雅的日式方型建筑,宽敞的拱形门窗,里面冬暖夏凉,十分独特,是当年日占时期的林东统治者——几个日本检事官的官邸,后来一度成为旗政府办公地址。据说当年四个日本人就能统治整个林东城,至今是个谜。

巴林左旗委员会

一小西侧是二小,中间一条马路直通北山烈士陵园。当时林东共有五所小学,顺口溜说:“一小学习好,二小文艺好,三小跟着跑,四小瞎胡闹,育红常忘掉。”

林东二小

林东北山顶是座烈士陵园,陵园迎面是座七八米高的塔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后有28座排列整齐用青砖砌成不足两尺高的金字塔型墓塚,陵门两侧镌一副对联:“为人类求解放虽死犹生,为祖国舍身躯永世留名”。墓碑一多半没有姓名,只用号码标示,如“玖號”“拾貳號”,个別标有“班長”“排長”。据说这28位烈士原属冀热辽军区一支后勤运输队,解放前夕赶着骡马车途径林东,遭到一伙土匪的袭击,全部壮烈牺牲,所以没留下一个姓名,令人痛惜。这是建园时最开始的烈士,后来驻军战备,又有几位战士因打山洞牺牲,也埋在这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夏守好”的烈士,下葬时,驻军和当地政府还举行了隆重仪式。因此,林东人管北山叫“烈士塔山”。

林东烈士陵园

烈士塔山的木栏栅外梯田般种有一圈圈一米多高的松树,郁郁葱葱一直到山脚下。陵园的正门对着上下山的坡道,往南一直通到南新街。每到清明或什么重要的革命节日,就会有一队队人上来祭扫或宣誓。平时也有很多人爬上山来,或是散步,或是锻炼身体,或是吊嗓子练乐器,或是摆姿势拍照片。即使夜幕降临,也常有一些人三三两两在塔基的台阶上坐着说话。

林东烈士陵园

总之,过去的烈士塔山绝对是林东的重要标志之一。走出林东的人,每回家乡,大都会到塔山转一圈,因为这里珍藏着他们各自的成长记忆。如今政府把烈士陵园搬迁到大后山,在原址修建了一座唐宋风格的“望京阁”——瞭望辽上京的楼阁,使旧山变新景,不但增加了林东地区的辽都文化气息,也提高了整个林东镇的阳刚之气,此举殊为难得。

望京阁

好,咱们再从旗委下坡下来继续往西。先就是一个铁匠炉,铁匠炉斜对面是过去许绍春家公私合营后的“泰和堂”药房,“泰和堂”对面是一家豆腐坊和切糕坊,做出的豆腐好吃,豆浆好喝,甚至连豆腐渣也成为人们争抢的代食品。而切糕则以魏师傅切糕最为著名,一砣尺厚,芸豆隔层,薄刀片下,蘸糖热吃,其口感非一般粘食可比,妙不可言。

泰和堂药房

“泰和堂”挨着是红旗饭店,那里的馅饼和烧饼堪称一绝,馅饼一毛钱一张,一块钱能买一大摞;烧饼6分一个,开运动会来不及回家吃午饭,托人捎两个就能解决问题。刚出锅的烧饼尤其好吃,一面芝麻,里面有层次,掰开没等下口,诱人的面香早已沁入心脾。饭店西面是照相馆,楚姓摄影师深深的眼窝,从来不苟言笑,不给你摆好姿势他绝不按动快门。照相馆西边是医药公司,对面是派出所,门前安盏红灯泡,黑夜中不停闪烁,意在起点震慑作用。派出所西边原是个说书的地方,也唱京韵大鼓,小时候大哥带我听过。

再往西就是延长的一道街了,径直走,除了两侧居民,中间还有旗人委(后来称旗政府)和邮电局,过了西石桥子便是二粮店和育红小学。再往西是驻军营地,里面有俱乐部可以看电影。驻军的文艺宣传队水平不差,经常为百姓表演文艺节目。

林东二粮库

驻军往西就是赫赫有名的林东一中了。小时候林东一中突发火灾,我随一帮孩子跑去看热闹。工字型办公室火光冲天,人们从烈火中抢救出来的各种教学仪器堆放在不远处,其中一个硕大的地球仪让我印象深刻。后来“文革”学校停课,一中校园为驻军所占用,一排排教室成了部队营房和仓库,其中一间还成了驻军小卖店。而之后的林东一中,与我们兄弟姐妹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我们几乎全都毕业于这所中学。

林东一中

说林东一中赫赫有名,是指它当时云集了一大批因政治运动和其他各种原因来校执教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男有女,有的来自南方,有的来自西部,口音虽南腔北调,专业却各有所长,也都各有自己的故事。有毕业于北师大的一身傲骨的青岛籍语文老师孙龙骅,有浓眉大眼一身英气身的,是音乐大咖金铁霖妹妹的哈尔滨籍俄语老师金焕英,还有气质不凡身材高佻精灵秀气的北京籍英语老师刘安莉……总之当时林东一中的教师队伍可谓群英汇集,阵容豪华,鼎盛于一时。

老一中广场

一中斜对过是二中,往西是师范,再往西是拖修厂。咱还是转头沿主街继续往南走。先是青年商店,里面除了卖百货,还出售毛泽东、周恩来丝织肖像画。青年商店的对面是一家副食商店和钟表修理店,挨着是理发馆。进理发馆要上台阶,理发师都穿白大褂,有的戴口罩,专业的旋转靠椅可以自动升降,看上去和王丹凤出演的《女理发师》环境没啥区别。那时理发每头只要两毛五。

林东师范学校

理发店右转是五金厂,医院外所有单位和住家全都没有暖气,冬天取暖都要靠烧炕生火炉。而生火炉用的一节节铁皮烟囱,全是由五金厂的师傅用手工打制的。

70年代老房子

从青年商店到南新街口,这一段算是林东的最主要街道,如果拿北京市来形容,那就是林东的“长安街”。从青年商店左拐是政府招待所,直走是一家国营被服厂,透过窗玻璃,里面一排排缝纫机嗒嗒响个不停。对面原是老新华书店,小时候去那买过《打虎上山》小人书。再往前是信托商店,那里可以寄卖东西。右转便进入三道街。三道街东西朝向,东面直对着戏园子,往西右转是工会大院,内有灯光球场和大礼堂,后来成为业余体校训练篮球、排球、乒乓球的场所,是我在体校打排球时每天进出的地方。

巴林左旗新华书店

工会的斜对面是个澡堂子,里面有一大池子热气腾腾的洗澡水,不管老幼均在里泡,没搓澡,没淋浴,满屋臭脚丫子味。泡澡出来可在窄床上休息。孩子们洗得快,而老者常常斜躺在床上,一边喝茶抽烟一边聊天。休息过来再泡,如是往复,没半天甭指望他出去。小时候最不爱去那洗澡。每到年底,父母都攆着去,冷冬数九,不但嫌脱穿衣服麻烦,而且里面空间狭小,气味难闻。可每次洗过又觉浑身清爽,舒坦无比。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林东早已变了模样,而我对林东的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无论走到哪里,那个儿时的地方永远都占据心中一角,成为我最温暖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