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会将辽国统治时期称为辽代、辽朝。这是因为由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曾经占据幽云十六州长达年,不仅治下有大量汉民,还积极学习中原文化,采用汉礼汉制,辽国汉人同样可以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这种施政观点和治理措施,符合中原人的传统理念,与同时期的北宋,意识形态极为相似,所以才会称辽代、辽朝。
那么,两国除了意识形态相似、管理制度相仿,还有哪些共同点呢?答案是:都信奉佛教。然而,同一种宗教信仰在两个国家,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和结果却大有不同。在宋,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在辽,则加速了亡国进程。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距离辽上京遗址(辽国都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大约13公里处,有个召庙北五台景区,景区内有座寺庙,寺庙背后的崖壁上开凿有石窟,石窟内雕刻有大量佛教造像。
寺庙始建于辽,原先叫“真寂之寺”,现在叫做“善福寺”;石窟为同时期开凿,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辽代石窟;并且真寂寺也是当时上京地区唯一一座开凿了石窟的寺庙。所以,看辽代佛教文化发展与特点,这里非常合适。
景区面积比较大,不只有寺庙,还包括多处景观,有:圣水湖、大佛台、桃石山(灵岩山)等等。
真寂寺石窟
真寂寺石窟就开凿在桃石山崖壁上,从南到北,四个石窟沿着崖壁依次排开。外层有寺庙建筑,所以通过佛殿,才能进入石窟。由于这里是开放性宗教场所,因此没有任何防护,可以近距离观察。
石窟内雕刻的佛像复杂且精美。复杂是指空间不大但数量多,大大小小的佛像加起来接近一千尊。精美指的是技艺风格,与隋唐时期的粗犷豪放不同,辽代石窟造像更偏重于精雕细琢,尤其佛像面部,刻画得尤为细腻。
粗犷豪放衍变成复杂精美,这不仅仅是个过程,固然与科技进步有些关联,但更多反映出了古代不同时期,统治者对于佛教的不同态度,以及老百姓对于佛教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为什么要信佛,古代统治者的态度对佛教文化发展有何影响?复杂精美的石窟造像又和辽国灭亡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说信佛、崇佛与辽代崇佛的社会背景和因果关系。
信佛与崇佛
信佛
我们都知道,佛教源自天竺,属于外来宗教,还是汉明帝刘庄下令请来的。刘庄是东汉时期一位开明君主,其实他纳入佛教并不是为了自己信佛,而是想抑制道教影响力,平衡政权与宗教之间的微妙关系,给自己的江山永固加一道保险。
但是效果不好,因为佛门重在“苦行”。当时正值东汉盛世,大家吃得饱、睡得香,不觉得生活有多苦,也不想去吃苦,再加上汉明帝不推崇,所以没几个人信。
到了后来,三国时期连年征战,两晋时期也不太平,随着鲜卑人南下又有了“五胡乱华”,让老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为寻求心理慰藉、减轻苦难带来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佛教。这就是老百姓为什么要信佛的主要原因。
崇佛
苦日子总有到头那一天,当鲜卑人建立了北魏王朝之后,老百姓总算能活下去了。这是因为统治者需要人口、生产来巩固政权,还有一个原因:鲜卑人想汉化自己。
为什么?因为不学习汉文化、不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就不能强盛国力,不汉化就坐不稳江山,所以必须要汉化。
但是,光汉化自己还不够,还需要另一种手段安抚人心,让老百姓信佛就是最好的办法,而且不仅要信佛,还得崇佛。具体表现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也大兴于北魏,我国四大石窟,有一多半都是北魏时期的手笔。
麦积山石窟那为什么要崇佛,光信佛不行么?答案是:不行。因为北魏崇佛的主要原因,出于鲜卑人对自己的强烈不自信。他们虽然汉化,但毕竟来路不正,需要佛教的“忍辱”教义,去稀释儒家的“王道”精神,所以不但要信还得崇。
因果关系
北魏统治者缺乏信心,大力推崇,因此佛教文化在当时有了迅速发展,给后世留下了四大石窟。汉明帝虽然请来了佛教,但他不推崇,所以敕建的白马寺,也仅仅成为了一个翻译经文的部门。这就是古代统治者的态度,对佛教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结果。
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佛教文化发展程度、速度,信佛还是崇佛,主要取决于当时统治者的态度,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古代统治者用来安抚民心、巩固政权的一种手段。
辽代崇佛
北魏崇佛,到了辽代也崇佛,难道是契丹人同样缺乏自信?不是。这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并且辽代从信佛到崇佛,是一个接纳、融入,最后入戏太深、难以自拔的过程,出发点也和北魏大有不同。
从接纳到融入
契丹人本来信奉萨满教,因为治下有大量汉人,并且多信奉佛教,为了安抚民心,所以才接纳了这一外来宗教。不过最初统治阶层只认为这是一种信仰,不觉得它能有什么影响力,中原邻国不也信佛吗,人家过得挺好。
然而令契丹人没想到的是,佛教理论远比萨满教更高明、文化底蕴更深厚,许多萨满教解释不了的问题,佛教可以解说圆满。这样一来,转信佛教的契丹人越来越多,不但平民笃信,后来皇室贵族也信了。不但信,还得和平民有所区别,否则无法展现贵族风范与虔诚度。
于是,建寺庙、建高塔、开凿石窟;寺庙越大越好,佛塔越高越好,石窟造像越精美越好;这样就更能展现不同,更能体现诚意。随着皇室贵族这些统治阶级信徒的加入,佛教在辽国境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慢慢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而萨满教逐渐变成了一种祈福形式,或者说是民俗。
之所以能取代萨满教,不仅因为佛教更高明,还因为佛教发源背景有许多方面和萨满教相似、教义相通,但内容更丰富、更细致。让契丹人从贵族到平民都愿意主动接受并融入,最后欲罢不能。这就是辽代崇佛与北魏崇佛,出发点的最大不同。
那后来怎么从融入变成了推崇呢?因为:入戏太深。
入戏太深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高塔、生活化。
辽代皇室热衷于建塔、建高塔,这一行为不仅为了表示他们对佛的尊仰虔诚,还与自身生活有关,是一种宗教信仰和对自然生活理解程度的综合体现。他们认为自己亲人逝去之后,在另一个世界同样要有权位,站的越高才能看得越远,所以佛塔建的越高越好。
举两个例子: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有座辽代砖塔,高达73.27米;山西应县有座辽代木塔,高67.31米。70米左右的高塔,在当时称得上巨型建筑了,所费人力财力无数。这么说吧,辽代建一座高塔,不亚于现在造一艘航母。
庆州白塔建高塔是外在表现,给孩子起名用佛语,就属于内心认同并且生活化了。历史上著名的大辽皇后、辽国女诗人—萧观音,就取了个佛门名字,其他贵族包括平民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例如觉悟、摩诃、浮图等等名字层出不穷,充分体现出了当时佛教在辽国已经广泛深入人心。
难以自拔
然而,辽国统治阶层并没有意识到,广泛深入人心代表什么,所以任其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难以自拔。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上行下效。皇室贵族都信了,修寺庙、建高塔、凿石窟、捐香油,平民没那么大财力,少捐点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导致大量财富涌入了寺庙。
第二步、不事生产。寺庙有钱了,僧人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不太好的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就有了想法。他们觉得出家为僧挺好,不用辛苦劳作、不用交税,还不受盘剥。这样一来,僧人越来越多,从事生产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国库空虚、实力大降。
第三步、无力管控。由于辽国寺庙积聚财富太快,所以让一些“头脑灵活”的人萌生了诸般想法。表现在老百姓身上,是出家为僧吃饱穿暖;表现在贵族、商人身上,是建庙敛财。
这些既得利益者人多势大,背后又有着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怎么管?没法管。因此当皇帝意识到要加强管控的时候,已经晚了,或许今天刚有想法,明天宗室、后宫就会站出一大批人来诉苦、求情。
那没法管的结果会怎样呢?逐渐腐蚀根基,加速亡国进程。
因果关系
表面来看,是因为崇佛导致了辽国灭亡,实际上是辽国统治阶层对于宗教,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自己也没把握好一个度。
佛门本来重“苦行”,强调自身体验,但在辽代却成了一种生活化的时尚,最终流于形式,让信仰变了味道。
真寂寺石窟,眼前这些复杂精美的佛像,在我看来也算是一种果,因为它能让后世人明晰因果,以史为鉴。
上文链接:辽上京博物馆看契丹崛起与神秘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