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蒙古守望相助,建设祖国北疆亮

年6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马学军,以“守望相助,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为主题,介绍了内蒙古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马学军出席并介绍“守望相助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有关情况和回答记者提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袁永红摄影)

01

力争上游,经济发展翻天覆地

农业上,由“吃粮靠返销”变为粮食净调出省区;工业上,由“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到逐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成为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重要能源及战略资源基地,外送煤炭和电力居全国首位……

年内蒙古

◆经济总量为1.7万亿元,较70年前增长倍

◆人均生产总值为6.8万元,较70年前增长倍

◆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全国第九位

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

◆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工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煤炭、稀土加工转化率分别提高到38.4%和80.6%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蒙中医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大数据服务器装机容量、新能源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

区域协调

◆内蒙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1.2万公里,民航机场达到29个,99.6%的建制嘎查村通了公路

◆呼包鄂城市群、和林格尔新区、沿黄生态经济带等经济新增长极发展势头强劲

民生改善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

◆到去年底,全区累计减贫.76万人,贫困人口“两不愁”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发生率降到1.06%

内蒙古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牧业(巴义尔摄影)

赤峰市主打“绿色、创新、安全”发展组合拳,使有色金属产业逐步走出低谷和困境,迎来发展“黄金期”。图为赤峰云铜厂区一角(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徐永升摄影)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节约生产能源、加强废气回收利用、强化环保工作,为生产创造了可观效益(包钢集团供图)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牵引车生产线(孟和朝鲁摄影)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祁家沟新农村(彭晓明摄影)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呼日其格嘎查牧民布仁家搬进了楼房(白嘎利摄影)

蒙古包外装上了电视接收设备(民族画报资料)

鄂伦春自治旗乌力楞景区鄂伦春族生活场景展示(民族画报记者其力木格摄影)

02

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内蒙古一直以来是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要求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布小林介绍:“我们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与俄罗斯、蒙古国建立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建设

◆建成对外开放口岸18个

◆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

◆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年的亿元

◆内蒙古的18个口岸承担着中俄之间65%的陆路过货量,承担着中蒙之间95%的过货量

◆中欧班列从内蒙古过境多列,占到全国近50%

开放经济在内蒙古蓬勃发展,以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枢纽,建立起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综合性经济区,积极发展泛口岸经济,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成为中国与蒙古国第一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丝路相连,民心相通。目前,在内蒙古学习的俄蒙两国留学生有多人。

年,内蒙古举行“一带一路·光明行”行动,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这项活动列入了中蒙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计划。

走过70多年的内蒙古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内蒙古开行的首列动车从内蒙古东站驶出(任卫云摄影)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向旅客介绍“一带一路”专用通道(郭鹏杰摄影)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海关监管区,正在进行正面吊作业(内蒙古新闻网)

4月9日至4月11日,年“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暨内蒙古自治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成功为蒙古国59名白内障患者和我国73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新华社记者彭源摄影)

03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内蒙古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相继启动京津冀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经过多年努力,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漠化面积“双减少”。此外,内蒙古不断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生态环境与建设

◆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1.37亿亩增加到3.92亿亩、覆盖率达到22.1%

◆草原面积达到13.2亿亩、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44%

◆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8.9%

李纪恒说,“今年4月下旬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一个决定,提出坚决不上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天堂草原乌拉盖(民族画报资料)

锡林郭勒盟的节水灌溉(和平摄影)

在聚宝庄现代设施农业园,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刘铁柱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果树大棚里的温度(内蒙古新闻网)

蒙草集团科研团队用“大数据+草种业”精准修复生态(蒙草集团品牌部供图)

生态修复后的满洲里扎赉诺尔露天矿(蒙草集团品牌部供图)

乌海城区新貌(内蒙古新闻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内蒙古群众带来切实的获得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供图)

03

紧紧相连,民族团结谱写新篇

“内蒙古繁荣发展的历程就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程。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李纪恒说。

内蒙古高度重视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从年开始,自治区把每年9月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月,年开始,又把每年的9月6日定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十一五”以来,有多部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蒙古族长调民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巴彦社区,是内蒙古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社区里,生活了蒙、汉、鄂温克、鄂伦春等11个民族,名居民中,有人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其乐融融、美美与共。

“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李纪恒说。

军民团结、军地联防,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内蒙古以稳固的北方边境安宁支持了全国的改革发展大局。图为边防官兵走访锡林郭勒市苏尼特右旗阿尔善图嘎查牧民(民族画报社记者特木尔巴根摄影)

巴彦社区讲习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主题活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网)

乌兰牧骑演员在蒙古包里为当地牧民表演节目(经济日报记者魏永刚摄影)

万马奔腾(娜仁摄影)

来源:民族画报

编辑:乌伊罕、王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