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旗聚力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巴林左旗始终坚持把培育和用好乡土人才作为带领农牧民致富的突破口,不断建立健全挖掘、培育、扶持、激励的人才成长链,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乡土人才队伍,为全旗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举办巴林左旗第三届笤帚苗绑扎技能大赛

多渠道发掘,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本着“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将乡土人才挖出来、引回来、聚起来。摸清人才家底。建立乡土人才动态管理台账,采取逐级走访、层层发掘等形式,对“土专家”“田秀才”进行摸底分类,实时更新扩充,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乡情感召”。开展“上京归雁”行动,利用返乡创业人才的感情联络和现身说法,打好“乡情牌”,唤醒在外务工人才的“乡愁”,引导和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发展,厚植乡土人才家底。近几年,累计回引左旗籍在外乡土人才余人。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乡土人才动态管理数据库,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会,与乡土人才积极沟通交流,倡导各位乡土人才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献言建策,共谋美好未来。

▲“牛书记”布和为农牧民分享肉牛养殖经验

立体式培训,让乡土人才根正苗“壮”

着眼破解乡土人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能提升空间不足等问题,持续优化培训体制机制。打造培训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乡土人才实际需求,建立笤帚苗、肉牛、肉羊等技术培训基地11处,为想提升技能的种养殖、绑扎技能等乡土人才提供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层级培训,以集中授课、专题辅导、实践操作、观摩交流、跟踪服务、回收销售制品等形式联合“上菜”,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期,受益人群余人,培训上岗率达到65%。突出典型示范。邀请经验丰富的乡土拔尖人才现身说法,讲农家话、传农家经,组织赴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的产业基地、示范园区进行观摩交流,开拓视野。今年以来,共组织乡土人才赴发达地区和周边旗县考察5次,开展讲座7次。

▲开展肉牛养殖”一对一“指导培训

大力度扶持,让乡土人才后继有“人”

深化人才培带模式,形成“专家带骨干、骨干带能人、能人带群众”的良好现象。坚持人才下沉。常态化开展各领域百名旗级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促乡村振兴行动,在田间地头提供科技服务和政策宣讲,让更多“名师”带徒,传道授业、帮难解惑。实施结对帮带。把有技术、有经验的优秀嘎查村干部、致富能手和有创业实干精神的青年组织起来,开展“帮、传、带”活动,把更多的乡土人才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党员模范、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创新培带模式。聚焦笤帚苗、肉牛、肉羊三大主导产业,深挖乡土人才的带富作用,形成“带头人—大户—群众”的人才带富机制和“户户是大户,人人是带头人”的发展格局,仅笤帚苗加工户由原来的不足0户发展到现阶段的多户。

▲成立肉牛产业协会

▲旗级专家人才到苏木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全方位激励,让乡土人才“香”誉四方

建立全方位的激励引导举措,让乡土人才“留”下来、“香”起来。注重政治激励。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两代一委”和各项评选活动,同时,将优秀的乡土人才优先列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人选,使其真正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健全激励机制。对有意愿投身产业发展的且符合相关条件的返乡创业乡土人才,给予30-50万元贷款支持,由旗财政承担全部利息,个人免息。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宣传力度,以9名优秀乡土人才为主体,拍摄人才工作系列宣传片,依托旗级和市级媒体积极进行宣传报导,增强乡土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认可的荣誉感。

▲李艳垒在笤帚苗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案例荣获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郭玉娇被确认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

来源:赤峰玉龙先锋、旗委组织部

编辑:陈亚坤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巴林左旗融媒体中心》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