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和师傅”,是我省响当当的一大劳务品牌。历经14年培育发展,这个敢拼敢闯的群体,如今人数已达名,后备人员多名。近年来,多名“云和师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分赴四川、湖南、湖北、云南、内蒙古等地区进行创业指导,帮助余万名中西部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路上贡献着“浙江智慧”。
云和县兴农食用菌合作社的生产线,正“轰隆隆”运转着。工人们却已有半年时间,没见过理事长石余凤了。“理事长怎么还不回来,都到出菇的关键时刻了。”嘈杂声中,工人们扯着嗓门抱怨着。
0公里之外,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有着连片大棚和厂房的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看起来很显眼。记者钻进当地农民陆广凡的菇棚,终于找到了“失踪”半年的石余凤。眼前的她,一头短发,精明能干,快速穿梭在菇架之间,查看它们的生长进度。透过菇架的缝隙,记者看见她的脸颊,已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出了两块“高原红”。
50岁的石余凤已不再年轻,却始终“雄心”勃勃。身为“云和女师傅”的她,这辈子都在做一件事:传播食用菌栽培技术,带领百姓共同致富。而放着自家合作社不管,半年多前跑到内蒙古去“折腾”,是因为她深刻意识到,这种“南菇北养”的尝试,能让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农民早日脱贫。
云和人石余凤成功了吗?“南菇北养”情况怎样?这条精准扶贫路走得通不?带着3个问题,记者追到了内蒙古。
赤峰鲜菇,畅销市场
“艰苦奋斗了半年多,今天终于出成果了。看,这些鲜菇长得多讨人喜欢!”菇棚内,是石余凤欣喜的声音。
菇棚主人、60多岁的陆广凡,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在石余凤的指导下,夫妻俩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鲜菇。
在两层楼高的大棚里,椴菇棒摆满五层。一椴椴白色菌棒上,已长出一朵朵浅咖啡色的香菇,看起来肉质厚实、鲜嫩欲滴。“我们今天摘了公斤,收购价是每公斤12元,可收入元,预计今年仅鲜菇一项,增收至少两万元。”陆广凡兴奋地对记者说。
菇棚外,已有不少收购商在排队等候。来自丽水的收购商华建军,眼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奕奕。他说,这个园区向全国收购商敞开大门,他和同伴昼夜不停,开了30多个小时的车,奔来这里抢购,“我们浙江鲜菇生产已接近尾声,而这里才刚刚出菇。”
“突突突”,40岁的当地菇农何勇军,开着装满鲜菇的小货车来了。“想不到,半年时间,我家就打赢了翻身仗。”老远,何勇军就扯着喉咙喊道。
原来,前两年,何勇军种植食用菌亏了不少,今年他一口气购下4万椴菌棒,预计有6万元的收入,不仅能弥补此前的亏损,还会有不少赚头。
看着收购商盈门的场景,石余凤满心欢喜。她转头对记者说:“你没看到,5月13日那天,鲜菇正式开采,园区几百农民的脸上都是笑容。”
记者抵达采访的这一日,园区共销售出0多公斤鲜菇。石余凤算了算,全园区共万椴菌棒,一椴菌棒可收入1.5元,今年至少有万元的收入。
千里之外,盛情难却
前半辈子都在云和打转的石余凤,怎会突发奇想奔到千里之外?
“邀请石余凤,我们是选对人了。”林东镇党委书记赵紫军说。他还打开手机,翻出了保存着的一段视频。
年11月,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云和师傅走天下》的故事,讲述了石余凤等3人的创业故事。短短26分钟的报道,深深地刻在了赵紫军的脑海里。他得知,在遥远的浙江云和县,人们称呼有着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为“云和师傅”。早在5年,“云和师傅”就成为浙江省的一大劳务品牌。令他眼前发亮的信息是,“云和师傅”这个群体,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导,已在全国多个省份50多个地区,将食用菌产业变为农业主导产业,帮助上百万中西部地区农民迈上小康之路。
当时,赵紫军正面临强烈的挫败感:正是年,巴林左旗为帮助户位农民异地搬迁脱贫,在林东镇投资万元,建起这个扶贫产业园。产业园建好了,农户也纷纷进驻。但连续两年,或菌棒集体“休眠般”不出菇,或种出的菇质量不好。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仍没多大起色,种植户的收成也都泡了汤,园区面临关停。
这时,赵紫军想到了《云和师傅走天下》的故事。年9月,林东镇派出人员,辗转千里来到云和,找到了石余凤。
“听说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人迹罕至,打死我也不会留下来,就当是一次旅行吧!”面对草原人民的盛情邀请,石余凤难以推辞,而去巴林左旗的路上,她也反复告诉自己,“出去看看就好。”
“为什么我们栽培的香菇品质不好”“为什么辛苦了一年,培育的菌棒却变‘死棒’”……一到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大家围着石余凤问个不停,满是期盼的眼光,触动了石余凤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打死不留”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后来,就有了石余凤“失踪”半年的事件。
呕心沥血,攻关栽培
一个月后,安顿好合作社的石余凤,带着几位技术人员,“飞”到了林东镇。
“之所以决定来,一方面是看到了草原人民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是有成功的信心。”石余凤说,在云和,食用菌栽培,5月做菌棒,12月出菇;在内蒙古,可反季节栽培,10月做菌棒,次年5月出菇。这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可与“南菇”差异竞争。
说干就干。她和团队不仅向当地菇农无偿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还与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食用菌种植销售协议。
虽然“云和师傅”走遍天下,但到内蒙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石余凤还是头一个。没有任何种植经验可以借鉴,她只好迎难而上。
既是总经理,又是技术员,从培育菌棒到发菇十几个环节,石余凤手把手教农民技术,同时举办了5期百人大型培训、8次现场培训,半年下来,带出了两支5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最难的技术关,是菇棚里温度湿度的控制。”石余凤回忆说,内蒙古冬季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且昼夜温差特别大,气候干燥。面对这种特殊气候,半年来,她没睡过一天好觉,深夜、凌晨,每隔一小时就要起床,钻进菇棚挑灯记录温度湿度,并做出相应方案。
记者翻看她堆放在床头那5本厚厚的笔记本,惊讶地发现,那些记录密密麻麻数据的纸张,都有带血的手指印。石余凤解释说,草原上气候干燥,她水土不负,经常会流鼻血……
辛苦换来了成功的喜悦。经现场检测,万椴香菇的成活率达到了99%。
爱上蔚蓝,把心留下
凌晨5时,太阳便从草原上升起,园区也热闹起来,菇农们纷纷钻入大棚,投入鲜菇采摘中。
那天,恰巧赤峰市召开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推进会。上午8时,全市多位农业干部,涌入园区参观取经。
“目前,我们园区的食用菌种植,是赤峰市规模最大、最成功的。”负责介绍的赵紫军,一脸自信。
巴林左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农民以种植谷物、荞麦、绿豆等为主,但因干旱少雨,常常靠天吃饭。因此,当地一直在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园区管委会党支部书记毛国江对记者说,在石余凤带领他们走出第一步后,接下来,当地还将继续投入多万元,拉长产业链,目标要将脱贫产业园培育成北方食用菌培训基地、生产研发技术中心和销售集散地。
石余凤也把心留了下来。她和这里的很多农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为让农民爱上种菇,她垫付资金,将高品质的菌棒,以低价卖给农民;又与他们签订协议,承诺一旦市场行情不佳,她负责返还种植成本或“托底”回购。这些做法虽让自己亏了不少钱,却点燃了大家的种植信心。
当地53岁的菇农路翠芬说:“以前我们是不愿种菇、害怕种菇,现在是爱上种菇、主动种菇。”她不但种好自己的菇棚,还租用邻居的菇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我还要继续和这里的人一起奋斗!”石余凤信心满满。精准扶贫路上,她自己也步入了人生的新航道。
“雄鹰展翅云天,爱上你的蔚蓝……爱上内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夕阳下,石余凤哼唱着《爱上内蒙古》,以曲送别记者的离开。
叶明进:让13省两千余贫困户摘帽
这几日,在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海拔1米的食用菌基地里,云和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办了,主讲老师就是“云和师傅”叶明进。
“把讲习所办到示范基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生产中学到技术、掌握知识,摆脱技术贫困,才能脱贫致富。”叶明进说。6月10日清晨,有些许凉意,叶明进带着30多位当地贫困户来到基地。田间地头,一排排摆放错落有致的白色菌棒,正“冒”出黑色的木耳。他弯下腰,拿起一椴菌棒,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采摘。
叶明进是云和县崇头镇人,6年取得“云和师傅”资格证书,先后在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份,帮扶当地合作社种植香菇和黑木耳等食用菌,带领近0人脱贫致富。
年,叶明进来到贵州省兴义、晴隆等地,开发种植香菇和黑木耳,带动多批农民脱贫致富,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他还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模式,即1户贫困户种植两亩黑木耳,轮作两季,实现户均年净增收3万元以上。目前,像泥凼镇这样的食用菌基地,叶明进已在兴义市开办了4个,其中黑木耳种植面积多亩,带动当地多户贫困户摘帽奔小康。
项宗良:为贺兰县植入脱贫攻坚产业
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成群结队的滩羊、笔直挺立的白杨树……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因为“云和师傅”项宗良的到来,农民们多了一条致富途径。
年底,云和县和贺兰县两地达成科技合作与交流框架性协议,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云和师傅”项宗良,远赴0多公里外的欣荣和食用菌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他成功探索食用菌种植越冬试验,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欣荣村是当地一个典型的移民村,村民大多从偏远山区搬迁而来,靠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为生。
“刚开始,村民对食用菌种植一窍不通,我特地从云和带来一批会种植的农民到宁夏,从生产到采摘,一一给大家示范。”谈起初到欣荣村的日子,项宗良记忆犹新,当时大到蒸汽锅炉、拌料机,小到塑料绳、消毒酒精,都由他从云和采购带至宁夏。
如今,走进欣荣和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只见大大小小的菇棚,都配备了温控设备和智能喷水系统,墙上还贴着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在此工作的欣荣村村民,都是政府精准扶贫的对象。
经过5年发展,这里已成为宁夏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该基地共生产菌棒万棒,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人员70余人,解决欣荣村移民就业余人。食用菌种植也成为贺兰县一个既稳定又有前景的脱贫攻坚产业项目。
浙江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奇彪:他们贡献着“浙江智慧”
5年,云和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拥有云和户籍、具备技师以上职称、5年以上异地开发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型劳动者,认定为“云和师傅”。如今,“云和师傅”不仅代表云和新型农民的群体形象,也担负着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光荣使命。
作为全国扶贫的成功样板,近年来,在“云和师傅”的示范引领下,云和6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5万名农民从事异地综合开发。走出云和、发展云和,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区、市)、个县、个乡镇,带动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多万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导,让食用菌、茶叶等产业,成为陕西汉中、湖北襄阳、河南商丘、四川广元和宣汉等20多个省50多个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就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54亿元,在中西部对口扶贫路上贡献着“浙江智慧”。
向内看,他们是云和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云和师傅”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为低收入农户产前提供种苗、资金等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保证市场销路,确保把低收入农户“扶上马、送一程”,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最给力的带头人。
向外望,他们是异地精准扶贫的“师傅帮”。近年来,多名“云和师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来到宁夏、四川、贵州等地,参与技术入股或作为“政府雇员”开展技术指导,成为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期待“云和师傅”这股力量,继续投身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助力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